如果你还在相信清朝“闭关锁国”,推荐你看看这本书 2019-01-11 07:29
小时候上地理课,老师教我们背过一个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这十个字涵盖了世界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世界七大洲
洲与洲之间天然地理相隔,很少有人会去质疑七大洲的划分。但是仔细看看刚才那张地图,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漏洞:
为什么亚洲和欧洲明明在同一个大陆板块上,却被人为分成两个洲?
别急,我们先从“亚洲”一词的由来说起。
“亚洲”是英文中Asia(亚细亚)一词的音译,而英文中的Asia来自于古希腊语的“Ασία”,意思是东方。
那时候,古希腊人的地理认知仅限于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所以他们把所有位于自己东边的地方都称作“亚细亚”。
到了古罗马时期,亚细亚升级成了“亚细亚行省”。
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但其实只有下图中红色区域这么大点儿地方,也就是如今的土耳其西部:
随着欧洲人和“东边的人”交往越来越密切,“东方”的范围越变越大。到了今天,“亚洲”已经成了涵盖地球上近30%陆地面积和超过60%人口的超大地区:
也就是说,当年希腊东边的一个半岛,决定了今天地球上60%人口的姓名。
这个震碎三观的冷知识出自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旅美学者宋念申的大作《发现东亚》。
《发现东亚》
宋念申 著
这是读书猫推荐的第211本书
这本书学术性强,内容却完全不枯燥。宋老师总能把深奥的理论讲得生动有趣,令人拍案叫绝。
讲完“亚洲”的由来后,他说:
较真的话,东亚(East Asia)从词源上讲,就是“东方的东方”的意思,屁股还是坐在西边的。话糙理不糙。亚洲和欧洲之所以是两个州,是因为亚洲的定义就是“欧洲东边的那块地方”。
1955年4月,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
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之所以会反客为主承认“亚洲”这个标签,根源还是在于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和欧洲之间并不开心的互动。
可见,“欧洲曾经是世界舞台的中心”这一事实在人文领域的深远影响,并没有随着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而消失。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世界的解释权仍然掌握在欧洲手里。
没想到吧,当你以为“亚洲”的由来是一道地理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道历史题;当你以为它是一道历史题的时候,你发现它同时又是一道政治题。
有没有感受到被真·文综支配的恐惧。
除了“亚洲”的由来之外,《发现东亚》里还讲了什么震碎三观的文综冷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为什么总有人相信去西藏才能净化心灵?
几年前,一位女嘉宾在《非诚勿扰》节目里说自己特别想去西藏,因为西藏能“净化心灵”。
结果她被主持人孟非狠狠怼了一把:
节目播出后,网友对孟非的发言一片叫好。那几年西藏在旅游界的神圣地位被捧得过高,大众早就对那些假装自己有精神追求的跟风“穷游”者起了反感。
现在问题来了:“穷游”爱好者们想“净化心灵”,为什么会选择西藏?
大冰的书总是以“滇川藏”为卖点
《发现东亚》告诉我们,现代人去西藏寻求治愈,并不是什么新发明。
正如刚才所说,从18、19世纪开始,亚洲就被欧洲当成了对立面:欧洲是西方,亚洲就是东方;欧洲象征“文明”,亚洲就代表“落后”。
这种“落后”还不完全是缺点。当欧洲文明繁荣时,他们嘲笑亚洲的落后;然而一旦文明出了什么bug,亚洲又“莫名其妙地被赋予一种拯救性”:
物质过剩了,就到印度宗教里寻找“灵性”;城市生活空虚了,到西藏雪原皈依“智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亚洲反题”不光是愚昧、落后、封闭、保守,它也可以是落后得很浪漫的,保守得很坚忍的。
停滞的“亚洲”与浪漫的“亚洲”貌似矛盾,却相辅相成:因为是停滞的,所以千万别变化,停在那里最好,否则就被破坏了、被污染了、被现代荼毒了。这个时候,亚洲成了一种怀旧的创意、异域的乡愁。
这种“一旦经济发展,传统就会破坏”的脑回路在哪国都一样,现代都市人群总要给自己找个发展中地区,留作“诗和远方”的念想。
西藏的自然气候特殊,宗教信仰神秘,早就吸引了大批“洋文青”顶礼膜拜。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正猛,厌倦了快节奏城市生活的本土年轻人纷纷“逃离北上广,拥抱滇川藏”,也就不足为奇了。
02
旗人就是满族人?
错
在真人秀节目《幸福三重奏》中,台湾明星大S讲了一个她和汪小菲刚结婚时,两个家庭因为两岸文化差异而闹出的笑话。
的确,像“满族人”、“少数民族”这样的文化常识很难跟其他文化圈的人解释。我们都知道,满族是少数民族,“满族人”就是历史上的八旗子弟,或者叫“旗人”。上中学的时候,班里的满族同学还能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但很少有人知道,“满族人”不等于“旗人”,也不一定有满洲人的血统。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清朝,“旗人”的身份是一种户籍、阶层标签,而非简单的族裔划分。
历史上,“八旗”的来源中不仅包括满洲人、蒙古人、汉人,还包括在清朝历次出兵时俘获的朝鲜人、回人、藏人、俄罗斯人甚至越南人等等。
这些来自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口,在清朝三百年的历史中不断融合,生活习惯也逐渐汉化趋同。到最后,所有人都只认同自己的“旗人”身份,血统的区分已经不再明晰。
到了民国,很多满姓旗人为了不被歧视,隐瞒自己的旗籍改成汉族姓氏;新中国人口登记的时候,很多旗人又改回满族。
经过这几次三番折腾之后,很多满族人自己都搞不清祖上是怎么回事了。
也就是说,如果让今天身份证上写着“满族”的人去验DNA的话,不一定能验出当年满洲人的血统。
那么,我们在近代史上,为什么会把旗人视为一个民族呢?
最开始这么干的,是清末的革命者。他们在欧洲近代史逻辑的影响下,把“旗人”视为“异族”,把历史说成是“文明种族”(汉族)与“蛮族”(蒙、满)的争夺,把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任务简化为“驱除鞑虏”的种族革命。
宋老师打了个比方形容这种理解上的错位: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像我们今天户籍上分立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变成了两个“民族”一样。
这并不是要否认早期革命者的贡献。引进欧洲历史观,和中国在“亚非拉人民大团结”中主动认同东亚身份一样,在当时起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并最终帮助中国走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困境。
但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时,也必须承认,把近代欧洲发明的民族概念硬套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曲解和误读。
03
清朝落后是因为闭关锁国?
错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我们从小听到大。说到屈辱的近代史,这句话就一定会被提起来。
那么,为什么百年前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呢?分析起来比较复杂,但大家都公认“清朝闭关锁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清政府腐朽保守,拒绝和世界交流,直到鸦片战争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近代史叙事。
然而,史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发现东亚》中,宋老师推翻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揭露了历史的真相:
中国从未拒绝和外界交往,相反,我们还是贸易全球化的重要推手之一。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的吃货们以大中华美食传统为傲。但是,土豆、玉米、番薯、辣椒、花生这些农作物,都是明朝中后期从美洲经由欧洲传入中国的。
再举个例子:中国作为货币消耗掉的白银,也是不断从域外流入的。
宋元之后,白银需求持续增加。问题是,中国并不是产银国,大量的白银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白银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古代大量流通,主要依赖于从美洲的进口。当时中国是世界白银最大的流入地,这是全世界学者达成的共识。
有进口,自然也有出口。比如1773年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北美人民自此开始反抗英国政府,最终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很少有人知道,在波士顿倾倒的这些茶叶,全部来自中国南方。当时抗议者们一共倒了340箱茶叶,其中有240箱福建武夷红茶,60箱松萝,15箱工夫红茶、15箱熙春和10箱正山小种。
据考证,这些茶叶在运到波士顿之前,已经在伦敦的库房里囤积了两三年。可见美洲、欧洲、中亚、东亚一直相互连接,全球贸易的流动从未停止。
既然是这样,那么中国“闭关锁国”的形象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
大家还记不记得,中学历史课上我们都学过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
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到访中国皇廷……马戛尔尼从新近工业化的英国挑选一些礼物带给皇帝。乾隆皇帝……把他打发走了……英国人1830年代回来了,用枪炮强行打开贸易,中国的改革努力以崩溃、耻辱而告终。
这段文字摘自2013年英国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时至今日,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自己,都把这起事件视为清朝在外交上最初的失败。
你的中学历史老师很有可能不知道的是:马戛尔尼使团事件,完全是一场事先策划的炒作。
《在北京朝廷接见外交使团》詹姆斯·吉尔雷绘
乾隆年间还没有照相机,上图这幅讽刺漫画是所有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的画像中影响力最大的一幅。
其中“清朝皇帝”被画得脑满肠肥,傲慢又自大,显示出清朝“保守封闭”的可笑。
这幅画的存在本身,就是英国人操纵舆论的实锤:马戛尔尼使团1792年10月从伦敦出发,而这幅画的出版时间,却是1792年9月14日。
也就是说,早在使团出发的一个月前,英国人就已经开始按自己的想象,嘲笑起了遥远的东方帝国。
今天,来自全世界的学者们从各个角度重新解读马戛尔尼事件,有力驳斥了英国殖民主义视角单方面的解释。
比如,乾隆皇帝拒绝英国使团对贸易特权的要求,并非拒绝开放,恰恰是因为中国早将外贸规范管理,因此不能给英国提供他们想要攫取的特权。
令人愤慨的是,经过两百年来不断的添油加醋,清代中国夜郎自大的形象被无限放大,为当年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提供理论支持,并且至今仍然在贸易战中被拿出来说事。
最可怕的还不是别人怎么看我们。中国人对自身的认知,也早已陷入欧洲中心主义的视角,无法自拔。
东方人、黄种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仔细考证的话,这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概念,都是在近代和西方交往的过程中,把西方对我们的观点搬运回来,或者以西方为参考对象主动塑造的。
我们至今仍未逃离欧洲中心主义的话语垄断。就连打手游的时候,我们都会管“运气好的人”叫做“脸白”“欧洲人”,把“沾仙气”说成“吸欧气”,并对“这个看脸的世界”表示绝望。
调侃的背后,是欧洲中心主义对我们的潜移默化,和我们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心知肚明。
近代史对中国人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因此也成为我们三观重组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醒,在百年来一直鞭策中国人化悲痛为力量,走向独立自强的复兴之路。
然而,今天的中国,已经在国际社会中成为举足轻重的角色。
未来中国人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将会对人类社会的未来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发现东亚》 宋念申 著 旅美学者宋念申从全球史视角,梳理16世纪以来中、日、韩成为东亚的曲折历程,带领我们突破传统认知,重新审视东亚近代历史。 |
本文作者 | 药之
参考资料 | 《发现东亚》
图片来源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你有所不知的地图》,网络图片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