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广州军区制定了以步兵、装甲兵、炮兵组成快速梯队,突破边境后向敌纵深实施大穿插、大包围的作战方案,意图一举全歼高平守敌越军步兵346师,速战速决,速歼速回。
根据军区制定的作战方案,第42军坦克团在战役第二梯队序列中打前锋,突破布局关后随第一梯队跟进,从嫩金山方向加入战斗,沿4号公路向高平奋勇突击,引导并支援步兵、炮兵歼灭守敌,穿插路线全程约70公里。
第42军坦克团前身为1952年10月组建的步兵第124师战车团。1953年9月,改为师属坦克自行火炮329团。1969年9月,改称步兵第124师坦克团。1976年进行全军编制体制调整,为加强陆军军的合同训练,提高其作战能力,又组建了一批军属坦克团,其中将步兵第124师坦克团整编为陆军第42军坦克团。
1979年参战时,第42军坦克团编制62式轻型坦克106辆、63式装甲车13辆、坦克牵引车5辆、指挥车2辆,主要领导有团长丁在先,政委郭华宇,副团长顾和良、徐喜贵、邓家銮,副政委伍其荣、宁成功,参谋长李阳生等,参战兵员900余人。
战斗打响后,第42军坦克团参加了大小16次战斗,即那娘山口战斗、班波河战斗、班翁战斗、靠松山战斗、东溪战斗、嫩金山口战斗、弄梅隧道战斗、20号桥战斗、19号桥战斗、那考战斗、楠囊战斗、那外战斗、9号桥战斗、博山战斗、教维战斗、高平市区战斗。一路浴血奋战,打得英勇顽强,气壮山河。
从布局关打到高平城,第42军坦克团在70多公里穿插路上先后三次改换尖兵连,即坦克5连、6连、7连。这3个连队的战斗事迹也很有名。如坦克5连勇闯靠松山,连夜过东溪,血战弄梅隧道,一口气穿插40公里。战后,该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荣获“铁甲骑兵先锋连”锦旗。其英雄事迹也被改编拍摄成电影《铁甲008》在国内上映;坦克6连接替5连冲杀20余公里,相继摧毁敌火力点47个、迫击炮阵地1个、75/82无坐力炮7门、40火箭筒30具,在全团各连中战绩最好。战后,该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坦克连”荣誉称号,被广州军区授予“铁甲骑兵尖刀英雄连”荣誉称号,成为双料英雄连。第42军坦克团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二级战斗英雄各一人(何相孟、任柱恩),都出自6连;坦克7连接了最后一棒,闯过博山险隘,一直打到高平。战后,该连704车被广州军区授予“英雄车”荣誉称号,成为全线两辆“英雄车”之一。该连还出了一辆孤胆前进的706车,于全团第一个杀入高平,造成了很大影响。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