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
【日】小岛毅著 何晓毅译“宋宣献公绶作参政,倾朝学之,号曰‘朝体’;韩忠献公琦好颜书,士俗皆习颜书;及蔡襄贵,士庶又皆学之。王文公安石作相,士俗亦皆学其体。”倪雅梅指出,对士大夫文化影响最大的改革家是欧阳修。欧阳修在青年时代以唐代文学家韩愈(768-824年)为榜样,深刻认同其对直言不讳的“古文”风格及儒家价值观的推广,与当时的其他文人一道加入了古文复兴运动(于是就有了上述发生于嘉佑二年的科举改革)。欧阳修在艺术方面的品味在士大夫的圈子里广为流行,并盛行至今。他和他的朋友圈坚持三个标准:非职业美学观、选择典范时风格与人格的同等重要性,以及对金石学的研究。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点的用意是谴责由皇家支持的王羲之书法典范,批评王氏书风过于熟练油滑;第二点则是规劝文人根据自己的性格来选择艺术典范。对于颜真卿的书法,欧阳修的评价是:“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书法正是一种有关个人笔迹的道德与政治意义上的古老信仰。因此,他们渴望将自己的书法领袖与皇家的选择进行竞争。王羲之是世袭的贵族和修道之人。他的书法风格没有朴素、庄严的儒家品德,但是有很自觉的表达力与创造力,并且被许多皇帝推崇。然而,改革者们不可能将这种属性的风格运用于政治意图。他们的领袖候选人必须是一个靠才华和教育登上历史舞台的人。这个人的一生都要致力于维护思想与行动的儒家传统,并且要以庄重强劲的书法风格在当时闻名于世。他们所选择的这个人就是颜真卿。”“颜体”的诞生: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