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李白去世37年,一个著名诗人在他墓前写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诗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9-1-31 14:05:19     标题: 李白去世37年,一个著名诗人在他墓前写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诗

李白去世37年,一个著名诗人在他墓前写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诗                                                         2019-01-30 22:07                                                   
                  

公元799年,李白已经逝世37年。李白代表着整个盛唐的气度,李白的去世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他在诗歌当中浸透的那种非凡的气度,他在诗歌当中体现的那种惊艳的华美,都因为他的去世而告别凡间。

但是唐诗并没有因为李白等人的去世而变得黯淡无光,反而在另一批杰出诗人的带领下,独辟蹊径,走上了另一条登峰造极的唐诗巅峰之路。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就是一个曾经在去世37年之久的李白墓前写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诗的诗人。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唐诗: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李白墓》,做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的代表诗人,白居易等人则是中唐诗歌的杰出代表。他们同属于唐诗经典的缔造者,只不过分属于不同的时代,代表了不同的唐诗创作风格。

而关于白居易的诗作风格,在这首悼念李白去世的唐诗当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向来平实,通俗易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如此,这首唐诗当中也是如此。“采石江边李白坟”简单的语言写明李白坟墓所在之地,而“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更是直观的把李白的文学才华、一世英名和今天所遭受到的冷遇之间的对比呈现出来,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同情,更让我们懂得存于诗人心中的那一份惺惺相惜的感慨。

白居易的诗歌向来抒发的都是真情实感,即便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否”这样简单的诗句,都表达出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真情实感,虽然简单但并非空洞无物;而在这首古诗当中,白居易更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李白今天的遭遇融合在一起,写出“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的慨叹。

写这首古诗的时候,白居易只有28岁。虽然在今天的我们来看,他的人生经历比李白杜甫要幸运很多,但是28岁的白居易同样经历着人生的坎坷。他的文学之路也是崎岖的,更何况李杜等人的命运就摆在眼前,岂能不让他生出一份源自内心的苦涩?

白居易写悼亡诗,有两首古诗非常精彩。悼念李白的这一首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蕴含了李白坎坷的命运,蕴含了死后墓地的荒凉,还蕴含了白居易对于李白死后唐诗发展之路的艰难的感慨。这种情感不可为不深沉。

除了这一首之外,还有一首悼念元稹的诗作,其中有“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梦微之》)之语,更是写尽天下生死离别之痛。

而当年年轻的白居易,在诗歌的探索中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终成一代大家。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