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4种坐姿
坐,首先是一种礼,然后是一种仪;先有了礼节之致,才有了仪态之美。古代的礼仪融汇在举手投足的每件小事中,正所谓“礼者何也,即事之治”。1
平坐
平坐又叫正坐、安坐等,即以膝居地,小腿平置于地,臀部贴于脚后跟,就像跪坐一样。坐时身体挺直,眼睛平视,是最体面、权威的坐法。2
垂足坐
垂足坐指的是双腿垂于地的坐法,兴起于汉末,这种坐法的倡导者是东汉皇帝刘宏。因皇帝喜坐胡床,于是这种坐姿便流行开来。3
跪坐
五代时期,传统的“跪坐”和新潮的“椅上坐”并行流传。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人物长卷《韩熙载夜宴图》上,便出现了这两种坐法。古人坐姿从此实现了现代化。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
修持坐法
即儒、释、道各家修行时采用的坐姿,多采用盘坐。因为此坐姿最安稳、不易疲劳、“摄持手足,心亦不散”。三类人的黄金坐法
不管是平坐、胡坐还是盘坐,都具备“两正一直”的特点。两正是指身正、头正;一直是说脊柱要直。不同人群可以把这些特点融入到日常坐姿中,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黄金坐法”。1
学生一族
一拳和一尺,是学生一族的黄金坐法。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2
上班一族
坐下后,大小腿成直角,大腿与躯干成直角,上臂与前臂成直角,眼睛与电脑屏幕保持平行视角。这个坐姿可以防止鼠标手,又能防止脊柱过度疲劳。3
休闲一族
“以硬代软”是平时看电视、聊天时的黄金坐法。所谓以硬代软就是用硬凳子取代软沙发。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