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局部
在猪年即将到来之际,各大博物馆推出了相关主题展览,这才发现,原来猪在文物中也占了一席之地。黑陶猪纹钵
高11.6厘米,长21.7厘米,宽17.2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件猪纹钵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使人看到了七千多年前猪的模样,说明当时已饲养家猪。红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前)玉猪龙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远在旧石器时代,猪的地位十分崇高,人们曾将猪头造型融入龙的形象。玉猪龙应该是最早的龙的形象之一,被认为是龙图腾的雏形,地位举足轻重。新石器时代 猪形陶罐 南京博物院藏
新石器时代晚期 猪形陶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许多古墓葬中,远至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都不乏猪的遗骸,因为人们常常以牲畜的多寡来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猪往往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并用做随葬品。到了东汉,玉猪作为一种随葬品开始流行,不仅具有显示财富的象征,而且还具有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作用,寓意死后也要手握财富。西周 猪尊 通高22.4厘米,通长39厘米。
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3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汉,绿釉猪圈,长16.5cm,宽15.5cm,高20cm 故宫博物院藏
西汉 石猪 1956年湖南省长沙市南门外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汉,猪形玉握,故宫博物院藏
在汉代的陶塑中,经常能见到猪圈与厕所建在一起,这种情景如今在一些农村院落依旧能见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收集灌地的肥料...隋,深黄釉卧猪,长13.2cm、宽4.5cm、高4.5cm,故宫博物院藏
隋代的陶匠塑造了这尊生动的野猪形象,表现猪懒洋洋的一面,相当写实。唐 彩绘十二生肖陶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代 十二生肖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我国生肖文化的形成,与动物崇拜有密切的关系。人类最初崇拜的是那些生活在人类周围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如牛、马、羊、猪、狗、鸡等。在唐代出土的文物中,有不少以猪为原型的唐俑。宋 铁猪 浦城莲塘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藏
元,陶卧猪,首都博物馆藏
清晚期 泥制猪,长7.5cm,高3.8cm 故宫博物院藏
民国 墨晶小猪 南京博物院藏
猪形玉印
摩利支佛母像,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圆明园猪首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要说到最有名气的猪文物,圆明园文物“猪首”算一个。做工精致,回归的过程更是历经艰辛。现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内。西游记木板画
西游记木板画
王梦白 《夕阳芳草见游猪》 1925年
这幅画是王梦白的一幅画猪名作,以乾隆诗句“夕阳芳草见游猪”为题,颇具诗意。画上梁启超和姚华的题跋则讲述了这幅画的有趣来历:徐悲鸿 《桑梓野猪图》
徐悲鸿 《双猪图》
徐悲鸿 《墨猪图》
以画马而享誉画坛的徐悲鸿,画猪也很有名气,他的《双猪图》和《桑梓野猪图》曾先后在拍场上出现。徐悲鸿擅画墨猪,大笔淡墨、细笔勾画。《墨猪图》描绘了一只满脸褶皱、目光惊恐的黑猪步态蹒跚,上有提拔“槐准先生一笑”。这幅作品的背后是一段传为佳话的友谊。黄胄 《猪多肥多粮食多》
黄胄 《饲猪图》
黄胄以画驴著称,但是他笔下的“猪”也毫不逊色。在《猪多肥多粮食多》中,小猪们奋力攀爬饲养员手中的喂食桶,它们急不可耐的表情都令人忍俊不禁。为了画好这些猪宝宝,黄胄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笔墨练习,创作了一系列相关作品。那一幅幅圆乎乎、胖墩墩的憨态相,看起来象是一群可爱的小孩子在玩耍。程十发 迎春图 1983年作
此幅猪年迎春图由程十发创作于1983年元日,猪背上坐一少女举花微笑迎接新年到来。少女花容玉貌,神情既专注又娇气,满脸都是幸福与祥和。全幅新春吉庆之气跃然于纸上。齐白石创作的猪系列作品
齐白石创作猪图的时间不同,造型也不尽相同,但看起来都真实朴素。在他笔下的猪,均憨态可掬,将它们无忧无虑的样子表现得真实、仔细。悟能平生最怕悟空,一下苍蝇,一下蜂蜜,防不胜防也
牛猪
猪鼻子插葱:装象
你不肥我就打,你打我就不肥
黄永玉笔下的猪都被他拟人化了,每一幅画都配有相应的诙谐文字,书画相呼应,看着别有意趣。韩美林作品
韩美林:“我的画室,几乎成了‘养猪场’”浓浓的"猪(祝)福气场"。徐冰 《文化动物》 1993年
1993年,徐冰的作品《文化动物》在展示后引起很大争议。主角是两只印有天书的发情期的种猪,它们在书堆里乱跑,然后当着观众的面交配,毫不理会人们的错愕。徐冰事后发表感想:“其实这个作品只是给人们提供一个反思的场所,看着两只猪的性交,想的是人的事情。”陈文令作品
陈文令作品
陈文令作品
除了小红人形象,“猪”也是陈文令一个重要的雕塑符号。他的“猪女郎”系列隐含了对现实消费主义文化的反思和追问。在他看来,猪是寓意物质性最好的载体,它的内在指向也比较复杂。比方说猪的生产力,猪的烈量以及富足感等等等,让人难以一言道尽。“哪怕是误读,错读都是我不反对的,同样是一种解读。”姜杰作品《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局部
姜杰作品《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局部
姜杰的《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表现的是一群身上沾了血的家猪与婴孩。李松松 《猪时代》 铝板油彩,380 x 520 cm,2010
李松松以解构与重建历史事件而闻名,也画过超过5米的猪。他用拼接的铝板,乘载厚重的油画颜料,消解了图像之余,表现“失去生命的肉,体叠罗如山”的视觉奇观。左小祖咒 《我爱当代艺术》 2007年
左小祖咒 《富贵猪》 2015年
2007年,左小祖咒将自己养大的十只猪灌醉之后,扛到了拍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的那座山上,用同样的方式又作了一个作品,取名为《我也爱当代艺术》。2015年,他让自己的经典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我也爱当代艺术》重塑,搬至现实中的三维空间,成为一件雕塑作品,取名《富贵猪》。被威姆·德沃伊“纹身”的猪在展览现场
威姆·德沃伊在“艺术农场”养的猪
比利时知名艺术家威姆·德沃伊,在2007年于北京郊区设立“艺术农场”养了十几头猪。这些猪必须保持肤色的白皙并在短时间内被养肥,同时还要被纹上各种奢侈品品牌的纹样、知名跨国公司的logo,长大到一定身量被宰杀,如同其他一般猪的命运,但是,比较不同的是,这些猪被艺术家做成艺术品,展示在美术馆中,或者被收藏家收藏。安迪-沃霍尔的party animal
安迪-沃霍尔养了一只小猪,取名为party animal。一日在派对之后,安迪把“party animal”——猪拿出来。对于“杯盘狼藉”好奇或者在“杯盘狼藉”中寻找吃食的猪的模样,被Andy Warhol用拍立得记录下来,之后,就变成了给德国报纸《Die Welt》的有偿版画作品,完美地利用它赚了不少钱。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