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一种心态,看到美的东西总是要停下脚步.....让我们与藏友间分享交流瓷器中的雪花蓝--洒蓝釉。
清康熙 洒蓝釉五彩盘 (一对)
“洒蓝釉”,明宣德时景德镇所创。因它的釉面犹如洒落的蓝水滴,故称“洒蓝”;又因透出的白釉地斑像雪花飘洒在蓝色的水面,故而又称“雪花蓝”。
清雍正 洒蓝釉高足碗
其工艺上洒蓝釉不是简单的蘸釉,而是采用管子吹上去的。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再上一层薄釉高温烧制而成的。
清康熙 洒蓝釉执壶
蓝,不骄不躁,有时静若处子,有时却也妖娆妩媚,看似无情却是多情,自古以来它都备受宠爱。洒蓝釉瓷器属于个性极强的品种,相对于单色釉,洒蓝釉更富于变化,变化之中又不失沉稳和内敛。清 洒蓝釉描金小瓶、蓝釉小瓶 (各一件)
首都博物馆陈列过一件非常重要的明宣德洒蓝釉珍品,可谁又知道,就是这样一件宫廷的稀世珍宝,从出世到停烧的短短十年中,就从宫廷里神秘消失了。自此历经沧桑,做过喂鸡的食盆,当过装盐的容器,六百年后又神秘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如果你也有臧品想要出手,想要找正规渠道,请微我:chensha722.征集藏品,可送一线拍卖: 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选中藏品保送各大拍卖 睿嘉 保利 翰海 等,无流拍费,无鉴定费!!
明宣德 洒蓝釉暗刻龙纹钵
故事一则
让我们先讲一个故事: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天,北京文物商店来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进屋后,二话没说,就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瓷碗,说要卖掉换些钱。工作人员拿起碗来仔细端详,这是一只蓝色的大碗,胎体厚重,釉色浓淡均匀,不过再往碗里一看,工作人员却愣了。碗里有些磨痕,而且还有污垢,工作人员问老太太这碗是做什么用的,老太太说最早是家里装盐的,后来觉得太大不好用,就用来装鸡食喂鸡了。工作人员这才明白,难怪碗里还有污垢。中国现存的明代洒蓝釉瓷器只有几件,而明代的洒蓝釉瓷器之所以少见,是因为洒蓝釉工艺从现在到消亡一共也只存在了10年的时间,那么它为什么只经历了短短10年就从宫廷里神秘消失了呢?
明万历 洒蓝釉堆塑白龙天球瓶
原因是1435年正月,宣德皇帝染上了不明之症,很快就驾崩死了,宣宗死后,掷骰的游戏不再流行,之后的皇帝也曾下令烧制过洒蓝釉瓷器,不过由于洒蓝釉工艺复杂,成功率极低,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所以宣德之后,洒蓝釉就停烧了……
清康熙 洒蓝釉描金提梁壶
直到清代康熙时期,洒蓝釉才又恢复生产。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
清光绪 洒蓝釉留白龙纹碗
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从收藏的角度讲,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
清雍正 洒蓝釉堆白花纹大盘
清乾隆 洒蓝釉大碗
清康熙 洒蓝釉印盒 (一件)
其烧造工艺繁复,成功率较低,系属清代十分稀贵之色釉品种。此对印盒形制殊小,持握手中尤觉玲珑生趣。整器选料精良,制坯规整,先施挂白釉入窑烧结,再以“吹青”施釉,并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二次烧成,釉色湛若天穹,沉郁深邈,旷古空灵,隐见漫天飘雪,纷纷扬扬,臻乎美不胜收之境矣
清康熙 洒蓝釉下三彩鱼龙变化观音尊
清康熙 洒蓝釉描金山水诗文笔筒
清康熙 洒蓝釉描金瑞兽纹碗
内施白釉,外施洒蓝釉,釉上以金彩绘锦地开光瑞兽纹,绘画精细,金彩保存完好。
清康熙 洒蓝釉描金花虫纹粥罐
清康熙 洒蓝釉梅瓶
梅瓶器身硕大,敞口,短颈,丰肩,鼓腹,束胫,内圈足,底面无釉。瓶身外壁通体以洒蓝釉为底,釉面明亮自然,在蓝色釉的掩映下,更显神韵。底部胎骨细密坚硬,抚之如婴儿般肌肤光滑,让人爱不释手。此件梅瓶估计为海外回流之物,配有西方铜制花卉纹饰的盖和底座。清康熙 洒蓝釉龙纹胆瓶
清康熙 洒蓝釉留白云龙纹花口盘
清康熙 洒蓝釉莲花口盘
盘呈莲花瓣形,造型秀美。通体施洒蓝釉,釉面纯净、肥润。口沿小崩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