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72419[/attach]
生命的时钟从不会往回拨
[attach]72420[/attach]
患了心脏病或做了心脏手术,按照一般人通常想法会觉得躺着不动、休息,这可能会比活动更安全。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躺着不动对于心脏功能的康复和身体机能的恢复有害无益!
心脏病术后,无论是冠脉植入支架或做冠脉搭桥手术后都需要进行心脏康复,有效的心脏康复能促使心肌收缩,增加心脏输出的血量,使血流加速,这对心脏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锻炼。
有数据显示,心脏康复的运动训练可使心肌再梗死风险降低47%,冠心病死亡率降低36%,并让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或冠脉搭桥的患者死亡率降低20%~50%,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了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的再住院率,患者的抑郁及心绞痛发生也大大减少。但目前看,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实际上还未认识到心脏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什么是心脏康复?
[attach]72421[/attach]心脏康复是指心脏病患者能够通过有处方的运动锻炼、医疗指导和健康教育、心理评估、营养指导等重新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活动状态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案,心脏康复以合理的运动锻炼为其核心。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心脏康复定义为:“要求保证心脏病人获得最佳的体力、精神及社会状况的活动总和,从而使病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社会上重新恢复尽可能正常的位置,并能自主生活。”
说得更直白点就是心脏康复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再发病率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制定安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范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进行心脏康复的患者应该怎么做呢?
心脏病患者应该每天测心率、血压,晨起清醒时心率最好在55~65次/分钟,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每3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肝肾功离子、心肌酶谱;控制LDL-C(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HbAlc≤7%,每半年复查一次心脏彩超。
每日测量心率、血压
心脏康复通过多学科合作,给予患者医疗评估、运动处方、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戒烟处方、教育和咨询等综合干预手段,改变心脏风险因素,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的运动处方根据美国心脏康复学会的建议包括FITT方案。即,F(frequence) 频率,3-5次/周的运动;I(intensity) 强度,强调个体化,中等强度的运动;T(time)运动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T(type)运动类型,采取步行,慢跑,骑车、瑜伽等中等强度的运动。
有趣的是,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HA)2018年的年会上,一项来自印度的多中心RCT试验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后患者进行基于瑜伽的心脏康复治疗(Yoga-CaRe)是安全、可行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让患者恢复梗死前的日常活动。
这项研究纳入了印度24个地区的3959名急性心肌梗死后14天内的患者(平均年龄53岁;女性14%)。其中超过60%的人接受了心梗后的血运重建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了高标准的心脏强化治疗,即大多数患者在基线时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或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线时,有54%的患者体力不支。但完成了瑜伽项目的患者,在12周时恢复到心肌梗死前日常活动的人数更多,其生活质量与基线相比显著改善。
参考Yoga-CaRe的研究结果,结合我国的国情,我觉得今后也可以考虑应用我们祖国特有的太极拳、八段锦等手段进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对于心脏康复人群,我们需要更多的考虑和更加开放的思维,要多想想到底哪些才是更适合他们或者他们可能更喜欢的运动,比如瑜伽太极拳八段锦这些柔韧性的运动。有些心脏病人会觉得练习这些柔韧性运动会更舒服些、更适合他们。因为,这些运动的好处是不需要设备,只需要一个房间,或者在户外,最多还需要一张瑜伽垫和一个可以确保安全的教练。其实,心脏康复最终的关键目标就是能让心脏病人群像以前一样运动或更好地生活。
总之,心脏病患者想要心脏康复,必须由专业的心肺医疗护理团队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患者根据制定的科学运动处方来进行心脏康复。患者一定要把握好运动的量与度,最大限度减少运动危害的发生,进而提高心脏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降低其病死率、再入院率,同时也能大大降低医疗成本。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