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家喻户晓的《白毛女》故事原作者究竟是谁?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19-3-21 08:17:30     标题: 家喻户晓的《白毛女》故事原作者究竟是谁?

       家喻户晓的《白毛女》故事原作者究竟是谁?                                                         2019-03-20 10:54                                                   

                  

毛女和武松、孙悟空、阿Q一样,是中国农民典型的艺术形象。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登上了世界各国的艺术舞台和银幕。大凡这样杰出的典型形象,都不是作家凭空编造出来的,都会有其原型,是有出处的,白毛女的故乡在河北省平山县天桂山。

《白毛女》故事的第一个作者是河北作家李满天。李满天原名李春芳,笔名林漫,1914年生于甘肃临洮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5年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期间,参加了一·二九示威游行的组织工作。1938年奔赴延安,就读于鲁迅艺术学院,是二期文学班的班长。1940年深入敌后,任晋察冀边区教育科长,兼《晋察冀日报》记者,1942年在平山西部山区采访时,听到了有关白毛女的故事。一户佃农聪明美丽的女儿被地主看上,便借讨债为名抢走,强奸后预谋将她害死。女孩在老妈子的帮助下,连夜逃进深山,躲在山腰一个洞里,后来生下一个女婴。由于长期见不到阳光,吃不上盐,头发和全身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来了,才被救出山洞,重新过上人的生活。

李满天深受这个题材感动,多方搜集资料,采访了几十人,反复修改,写成一篇一万多字的小说《白毛女人》,1944年中秋节,任应县县委宣传部长时,托到延安的交通员亲手交给周扬。周扬看后爱不释手,认为这个故事既富有宣传作用,又有新旧社会对比的深刻教育意义,很适合改写为歌剧,为党的“七大”献礼。便把它交给鲁艺音乐系主任张庚,加紧投入改编。一稿由诗人邵子南执笔,彩排几场,大家认为诗的风格较重,不适宜舞台演出。二稿由贺敬之、丁毅执笔,年仅二十岁的贺敬之,自身有过财主逼债、父亲去世、弟弟夭折的痛苦经历,奋笔疾书,苦战八天完成了剧本。张鲁用河北民歌《小白菜》为基调,写出了“北风吹”。女主角由唐县人王昆扮演,黄世仁由宁晋人陈强扮演,都是河北人。

1945年4月28日晚上,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首演。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和“七大”代表,社会名流共一千多人观看演出,台下反应热烈掌声如潮,中共中央机关报连连发表赞扬文章。同时大家对剧情也提出意见,第二天中共中央办公厅派人传达了刘少奇的意见,黄世仁罪恶极大应该枪毙,不枪毙不足以平民愤。“七大”代表晋察冀公安局长李波说:“我给出布告。”

此后,《白毛女》歌剧迅速在解放区流传开来,“北风吹”掀起一个农民翻身解放的风暴,鼓舞了亿万群众和革命战士,对中国革命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47年中共中央工委从陕北向华北转移时,刘少奇请示毛泽东到哪里去?毛主席微笑着说:“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刘少奇一行来到晋察冀边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问聂荣臻司令员:白毛女的故乡在哪里?聂司令员说:白毛女的传说出在平山,那里是个好地方,别看喜儿一家穷得过不去,那一带倒是个富饶的地方,是我们晋察冀的乌克兰。中央工委到西柏坡后,刘少奇又问朱德的秘书潘开文,白毛女的故事,没说出在哪个村子吧?潘开文说:没有,听说在西柏坡西南不远的山里。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毛泽东再次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就要到白毛女的故乡去了!

1949年5月北平解放后,中共中央责成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将歌剧《白毛女》改编成电影,编导水华,王滨特意邀请平山籍作家杨润身加盟。杨润身农民出身,对当地阶级关系,风俗民情十分熟悉,使作品增加了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1951年中秋节,电影《白毛女》在全国25个大城市,155家电影院同时上演,一天观众竟达478000人之多。1952年在西方国家上演,几天内票价涨了24倍。

天桂山是白毛女的故乡,李满天是白毛女故事的第一个作者,对此周扬念念不忘。1952年在一次会议上说,歌剧《白毛女》是根据林漫(李满天)提供的故事情节改写的。1962年在大连召开农村题材小说座谈会,周扬当众把李满天介绍给大家,说他是白毛女故事的写作者,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事情,你们要记住,不能忘了。1974年我随李满天到北京,住在人民日报招待所,当时在人民日报工作的贺敬之特来看望,对李满天十分尊敬,两个不同题材的白毛女作者谈起来,像亲戚一样。

天桂山还是电影《白毛女》的外景拍摄地,山脚下的燕尾庄就是电影中的杨各庄。穿过骑街牌楼,路北高高的青石台阶上就是黄家大院。悬山式布瓦顶,飞檐翘角,望兽檐下有“德贯干顷”匾额。建筑布局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砖雕影壁四角蝙蝠,期望四方来福。三进院落,平面T形,意为天桂山第一家。占地二亩九分,取二九一直发的意思。南屋为账房,是穆仁智强逼杨白劳往卖身契上按手印的地方。正房高悬“积善堂”,是黄母的经堂。从左侧角门进入后花园,是黄世仁施暴的去处,风传树叶作响,隐隐传来当年喜儿的呼救和黄世仁的狞笑。

电影中白毛女藏身的山洞,在天桂山主峰半山腰。洞口石桌,因群众陈年积月烧香进供,早就成为烟熏火燎的颜色。洞内岩石犬牙交错,渗山水滴滴答,寒气逼人。也许受了惊扰,扑棱棱飞出一只鸽子,一身雪白,在洞口盘旋几圈,振翅生风,冲上蓝天,直至融进阳光之中。也许它就是白毛女的灵魂吧。

【来源:文学报 转载自公众号《史客儿》】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