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没地位,死了没人知道的孔乙己,为什么是鲁迅最喜欢的人物? 2019-03-26 13:40
相比于阿Q、狂人,鲁迅其实更喜欢孔乙己,因为孔乙己的灭亡是在被“看”中死去的,接受着当时冷暴力的折磨!
孔乙己是鲁迅短篇小说中的经典悲剧人物,他真实地滋长于这块我们似曾相识的社会土壤中。作为一个不被收容的“多余人”,终于在看客们的笑声中脱下了长衫,自然地走向死亡。
1919年4月,《孔乙己》在《新青年》发表时,鲁迅先生曾做了一篇《附记》,阐明作品的主要用意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阅读全文,不难发现,凉薄外在表现的情绪逻辑点和整篇小说的结构支点都聚焦于一个“笑”字。
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消失。在《孔乙己》一文中,“笑”字频繁出现,多达14次。
有 丁举人的狂笑、掌柜的奸笑、众人的哄笑、孩子们凑热闹的笑,以及“我”附和的笑,这些“笑”将孔乙己这一“多余人”形象建构起来。
“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这是孔乙己脱掉长衫换上破夹袄还没来得及说完的“不要取笑……”。很显然,这样的“说”与“笑”来得更为震撼。
“假如有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有一个人,无端大叫几声,拔腿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花边文学·一思而行》)看戏取乐已深人每一看客的潜意识,只要有“戏”,无须组织,他们便自动聚来看个究竟。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