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中国姓氏渊源 [打印本页]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3-4-2 11:03:33     标题: 中国姓氏渊源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6-4-27 19:44 编辑

                                       中国姓氏渊源


[attach]53705[/attach]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绝大多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所以,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姓和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attach]53704[/attach]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attach]53703[/attach]


      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中国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

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

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

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氏。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

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

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

六、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

七、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

八、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

九、以谥号为姓。

十、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十一、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

十二、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4-2 18:00:32

值得收藏,我认为“边”姓就是御赐的。
令你戍边,你就姓边吧!西北有定边,靖
边。东北有延边,柳条边。
带耳字旁的姓和封地有关:郑,陈,郅,郭,
邬,隋,陆,耶,邵,那,邓,邢,郝等;
作者: 春水东流    时间: 2014-7-25 14:36:18

好贴!学习,收藏
作者: 123    时间: 2014-7-25 14:45:36

好帖!学习收藏。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5-8-29 18:59:13

浅草 发表于 2013-4-2 18:00
值得收藏,我认为“边”姓就是御赐的。
令你戍边,你就姓边吧!西北有定边,靖
边。东北有延边,柳条边。 ...

说得好!中国姓氏文化博大精深!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5-8-29 18:59:24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4-7-25 14:36
好贴!学习,收藏

谢谢!
作者: 春水东流    时间: 2015-11-27 18:15:23

好帖!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6-4-27 19:41:32

多谢!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