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23年专注海南黄花梨,源头挑选确保真材实料
[打印本页]
作者:
甲丁
时间:
2019-5-11 13:42:32
标题:
23年专注海南黄花梨,源头挑选确保真材实料
23年专注海南黄花梨,源头挑选确保真材实料
发表于 2018-07-01 2
朋友们好,我是毛昌生。
大家都知道在1985年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两本书出版后,海南黄花梨价值真正开始被热捧,无数商人、收藏家前赴后继上岛收购。有幸我南下闯荡当时很快接触到了海南黄花梨这一木种,跟随大潮收购了不少海南黄花梨原料。
各位一直关注海南黄花梨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老毛。我接触海南黄花梨已经23年,从19岁到家具工厂做学徒,到自主创业后拥有专门定制海南黄花梨家具的工厂和展厅。
一开始收料帮朋友定做海南黄花梨的家具,后来喜欢海南黄花梨的朋友越来越多,也关注到身边很多朋友开始戴起了海南黄花梨手串和小物件,由此我也开始制作一些手串及雕件。先发一些成品给大家欣赏,想看更多精品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 。
接触这一行久了结交木友也比较多,有些人经常来我店里玩玩海黄把件、喝喝茶。对制作雕刻过程感兴趣朋友,我也会带他们见证从原木开始制作粗坯、雕模、精修、打磨到成品的一系列过程。
由于原材料的紧缺,部分木友定做的雕件虽然尺寸不大也无法在短期内制作出来。
所以朋友们也是老提到两个问题:
第一、海南黄花梨原料究竟是怎么消耗到如此稀缺?
第二、现在市面上的海南黄花梨从何而来?
虽然海南黄花梨在明清时期已经被大量用来制作家具,但因为运输和价格问题,只有少数权贵可是使用。而真正遭受大范围砍伐是在50年代大跃进炼钢炼铁使用,60年代种植橡胶砍伐,70年代-90年代初期大量研制成各种药品和上等的佛香原材料。
海南黄花梨原料收集主要是两种方式:
①海南深山寻找:
早前黎苗族居民在深山寻找并砍伐后出售给收料的商家,不同时期收集的原料价格也并不一致,当然也不乏多手交易等倒卖现象。
②民间寻找收购:
此种方式就是业内人士曾时常提起的“拆房料”、“老家具”,以前由于认识海黄的人不多,收集到这种老料时价格也相对便宜。
但这两种方式已经是好几年前收料的方式,而近年如果还能有幸收集到正宗老料那也可谓天价了。
我现在用来制作的原料绝大部分也是来源于10多年前收藏起来的原料。所有制作出来的工艺品都是靠积累下来的料供应,存的那些老料在现货市场价格早已翻几倍了。
即保证了货真价实,更是以行业低成本提供优质的把件。
那么,如何判断一件把件是否优质,适不适合用来收藏?我简单总结一下根据质地、纹理、品相、同料、油性、密度等几个标准判断产品优劣和大致的价位,希望帮助到大家尽可能少的买到货不对价的瑕疵品:
1、质地是否温润;2、纹理是否协调;3、品相有无瑕疵;4、是否均为同料;5、油性是否充足;6、密度是否带感;一件工艺品的价值衡量绝大部分是因原料的品质决定的,但原料也并非是决定一件工艺品的全部因素。总体说来主要有两个要素:
第一点:选料
由于原料十分珍贵和稀少,一件好的成品出来,不论大件还是小件,都经过了原料的精选和开料的研究。
特别是定制一件物品在确定原料后基本按照“物尽其用”的原则进行开料,而不是按照该款式标准去做,保证极大程度的减少浪费。
所以正常来说小料随形雕,大料开料前根据原木形状反复指定开料方案,包括木纹的裁切角度和产品的形状和比例规划开料尺寸等。我朋友圈经常也会分享出挑选原料的一些照片和视频,想要更好了解这一块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
第二点:工艺
工艺品之所以有收藏价值,肯定是离不开工艺品本身的工艺属性和艺术价值。车一串珠子和制作一个工艺品的工艺也是各有不同的讲究。
下面这段视频是记录车珠子到成品的全过程,大家看完后更能了解一二。
将原料切好并画圈定位后按照步骤处理,其中的每一步都必须要求工艺师有一定的耐心和技术。一个没有多年经验的师傅是无法将手串的价值充分展现。
而制作工艺品每下一刀都必须全神贯注,每一刀都关系到成品的韵味和气势,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
传统的雕刻都太过传统死板没有灵性,给人有浪费材料之嫌。我们的工艺师都是现今盛行的湘工,他们很早从核雕、牙雕、竹雕等技艺汲取经验,在细节方面处理的更加细腻完美、线条流畅、打磨抛光也更到位。
每一件值得收藏的海南黄花梨成品背后不仅接受着每一位文玩收藏者跟雕刻爱好者的眼光检验,和工艺师们的汗水与辛勤,更接受着时间的考验。
海南黄花梨原料供不应求,整个市场上能够被使用的原料已经所剩无几,稀缺的加剧必然导致了价格的涨幅,这一点不仅是说明着原料无比珍贵,更是提醒着藏友们尽早入手。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