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之涣的这首小诗,我们从小就能背诵, 看似简单,其蕴含的思想境界却值得我们思索。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与王之涣不同,王安石除了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变法图强的政治人物。这两首诗其实异曲同工,想看得远就要登楼,既然登了楼,就不怕浮云遮眼。。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们看一下这三首宋词,明明都是写的爱情,怎么就成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个阶段了呢?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虽然晏殊写的是一个思妇,登楼盼望丈夫早一天归来。但是清朝谭献提过一个理论: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展开一想,这不就是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吗?我们可以理解为眺望的远方,是我们永不磨灭的理想。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温庭筠有一首《梦江南》写到: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笔下的女子望不见归人以至于“肠断白苹洲。”柳永词中的女子却不同,即使“为伊消得人憔悴”但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可以理解为对于理想永远不抛弃、不放弃的那种精神和事业心。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大多数人的成功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我们小时候学习语文,印象最深的是说爱迪生发明灯泡,实验了几万次才成功。老师也教过我们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凡事似乎必须经过千辛万苦的磨砺,得到的成功才越发的珍贵。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之涣和王安石告诉我们要学会高瞻远瞩,不要被眼前琐事羁绊。王国维告诉我们要有理想、要坚持不放弃就会成功。只看这些的鸡汤的话,很可能要跌跟头的哟,这不,陆游告诉我们实现理想不仅仅是盲目的坚持,还要有方法。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读过王国维的人生事业三境界,再读杜牧的《题乌江亭》,就越发的引人深思,项羽乌江自刎,李清照赞扬他有志气: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