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养老体制改革为什么不改公务员(转)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6 11:03:26     标题: 养老体制改革为什么不改公务员(转)

本帖最后由 老琴 于 2013-5-26 11:24 编辑

提示:本人转发此文出于对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的一种愤怒,并不针对本论坛的任何一位现供职于公务员的坛友,也不针对任何一位以公务员身份待遇退休的坛友。


如果有人对此文有异议,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一起参与讨论;二是请你回避绕开此贴。







养老体制改革为什么不改公务员,在下面这篇文章中就连养老金不算低的事业单位职工都这么问,那众多企业的员工又该怎么问呢?





中国养老金体制改革最大的阻力就在于制定政策的这些人身上。





退休的公务员们不曾交养老退休金,退休后却是企业退休员工的2——3倍,这些制定退休政策法规者无异于狼虫虎豹,以手中的权力,公开谋私,侵吞民众血汗,养肥自己,厚颜无耻。





[attach]11847[/attach]






以下是讲述中国一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的情况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大势所趋。2009年,改革方案公布,首先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试点。然而,4年多来试点改革进展一直非常缓慢,并遭到事业单位人员的普遍质疑。养老改革,事业单位人员有哪些担心?为什么不赞成?





怕待遇降低




养老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员最怕什么?





“最怕待遇降低。”石教授是浙江一所高校的教授,目前月收入近7000元。据他了解,近几年学校退休了的教授,平均每月的养老金也有这个数,和他们在职时差别不大。如果不改革,石教授相信,随着收入增长、教龄增加,自己到60岁时,领取的退休金水准应该和从前的同事差不多。






浙江是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省份之一。虽然当地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障还延用老办法,但许多人在了解目前的试点方案后,对改革顾虑颇多,普遍担心养老金下降。






石教授说,按已公开的试点方案,事业单位人员要和企业人员一样缴纳养老保险,在工资不变的前提下,首先导致当前月薪少一块。一直以来,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按退休前月收入、结合职位、职称、工龄等按一定比例确定,通常高校里的教授能拿到在职工资的80%—90%,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会有明显降低。现在比照企业的养老保险办法,退休待遇与缴费多少、社会平均工资等联系,肯定要降不少。





北京事业单位集中,虽然并非试点区域,但事业单位人员对此普遍关注。张教授年过五十,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多年,目前月收入1万多元,去掉绩效的部分有6000多元。他仔细研究过试点地区的方案,“除了强调有职业年金外,其他方面和现行的企业职工养老制度如出一辙。”公开资料显示,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按制度设计不到60%,实际不到50%。倘若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也依此推进,他估计退休后可能只拿到在职时基本工资的六成,意味着退休后收入大幅降低。至于职业年金,乍一听很好,但没有进一步的说明,比如这笔钱从哪儿来、额度多少、会不会逐年增长,事业单位的人员普遍没信心。





除了担心待遇降低外,还有人谈到,改革容易导致缴费时段缺少连续性、职称职级与待遇的关系难以确定等,最终影响退休后的养老待遇。王丽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她的不少同事辞职下海,近两年相继达到退休年龄,才发现在事业单位工作时被认可的缴费水平极低,现在只能领到几百元养老金。



[attach]11848[/attach]





怕不公平





事业单位人员对改革有抵触,还因为感到“不公平”。





“为什么改事业单位、不改机关公务员?”吴女士在北京某部委下属培训中心工作,事业编制。她没有详细了解过相关改革方案,“不用去了解,要是真好,机关肯定会一起改。现在,机关不改,再怎么说好,也没说服力。”





浙江的石教授说,改事业单位不改机关“非常欠妥”。他认为,从单位性质上看,许多事业单位直接承担着国家授予或委托的公共职能,还有的直接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社会服务职能,还有的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性质上、职能上与许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并无二致。如果真要改革,不应该只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向企业去靠拢,而不同步改革政府机关及公务员。何况,许多事业单位人员是从政府机构分流或交流来的,如果不同步改革,必然会引起一系列不公平问题。





有人提出,既然企业职工可以接受改革,为什么事业单位人员就不能接受?而事业单位人员则认为,目前事业单位退休待遇高于企业是事实,但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宜简单类比。





58岁的李老师在杭州一所高校任职,月收入约7000元。如果不改革,他估计退休时能领到6000元,如果两年内改到自己所在学校,就很难说了。在他看来,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收入固定,而企业员工在职时期的收入上不封顶,可以很高,按同样的方法确定养老金并不公平。据了解,在杭州这类经济发达的城市,企业里的资深工程师年薪普遍能达到20多万元。





[attach]11849[/attach]






不少事业单位员工有类似想法。袁先生40出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20年来一直在研究所从事广电方面的技术研究,全部月收入8000元左右。他对比过到企业工作的大学同学待遇,不论在国企还是民企,作为技术方面的骨干,年收入基本在20万元以上,有的还有股份。“他们只要按实际收入交养老保险,退休后不会比事业单位的低。”





接受采访的事业单位人员几乎都认为,已退休的人员,事业单位的待遇明显高于企业的待遇,这其中有不公平的因素在,但后续的改革应是致力于提高企业偏低的退休待遇,而不是把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也拉低了。





忐忑“中人”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最关心、最紧张的主要是事业单位中40岁以上的人员。





回顾当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采取的是“老人老办法”,已经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多数认为,改革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现在领多少退休金以后还能领多少。一些细心的人会担心,改革后有可能在退休待遇的调整上受些影响,调整的频率可能放慢、幅度可能减少。“咱都退休了,这事儿也不管了。”刚从一家报社退休的黄女士笑着说。







70后”、“80后”对改革的心态也比较放松。“离退休还有20多年呢,20年后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兴许连事业单位这个名称都改没了。”一家广播电台的年轻记者说。“我倒希望早点改制成企业,那样大家干得好就能挣得多,不像现在工资管得这么死。”北京一家部委下属出版社的年轻编辑说。







中间的这部分员工心态则很复杂。前几年,曾有事业单位人员怕改革后待遇下降而想方设法提前退休,接受采访的事业单位人员都表示理解。浙江的石教授认为,“这是在转型时期,最大限度自我保护的具体体现和无奈选择。”北京的吴女士说,“老同志还能赶在改革前退休,我们中间这批人想退也退不成呀。”







一些年长的事业单位人员还表示,在事业单位干了20多年,长期工资不高,以后收入出现巨大增加的机会也不比年轻人,因此这不是“淡定不淡定”的问题。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复杂性还在于一部分人员是从机关转来的,这部人纷纷表示,照目前改革方案,要求回去继续当公务员。据了解,在一些政府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各地均出现过这种情况,主要是些年龄偏大、拥有一定行政级别的人员。







尽管有种种不满,但事业单位人员普遍认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能一直拖下去。至于应当怎么改,人们没有清晰而具体的想法。有的人说,“只要把公务员拉进来就行,反正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亏不了。”多数人强调,不管怎么改,公平公正是底线。




[attach]11850[/attach]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6 11:07:17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6 15:56:32


作者: 纤纤小雨    时间: 2013-5-26 21:44: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7 06:38:48

纤纤小雨 发表于 2013-5-26 21:44
这个问题民众已经呼吁多长时间拉。就是没人理。不合理多少年拉。就是不解决。有什么办法呢?

我这有小雨同学理就行了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7 17:50:04

尽管有人不喜欢看,也要把它翻腾到上面来。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7 17:50:49

[attach]11861[/attach]
作者: ctyls    时间: 2013-5-27 21:40:43

   多数企业的退休职工的退休金确实太低了,退休早的更低
   领导干部之女几乎没有在亏损企业的
   他们天生就是公务员或者是领导干部的材料
   没有背景的老百姓,要么当劳模(也许有晋升的机会),要么学有所用成为人才(到私企去发展),要么就老老实实的当无怨无悔的守法公民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8 06:13:25

ctyls 发表于 2013-5-27 21:40
   多数企业的退休职工的退休金确实太低了,退休早的更低
   领导干部之女几乎没有在亏损企业的
  ...

顶了!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8 10:32:34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8 17:19:45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8 17:21:01

[attach]11878[/attach][attach]11878[/attach]
作者: 旷野    时间: 2013-5-28 18:17:00

这事要是不改,“中国梦”就真是个梦,永远都不会醒的。
作者: 旷野    时间: 2013-5-28 18:22:52

这么大的不公,这么明显的腐败都不理不睬,还哪有真话真事。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5-29 04:49:09

还有几位没绕道走的,也算老琴没白忙活。
那幅漫画有创意;“双腿制”限制了前进,
郭建光早就说啦:“路也走不动,山也不
能够爬——”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9 05:57:13

旷野 发表于 2013-5-28 18:17
这事要是不改,“中国梦”就真是个梦,永远都不会醒的。

有理!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9 05:57:23

旷野 发表于 2013-5-28 18:22
这么大的不公,这么明显的腐败都不理不睬,还哪有真话真事。

没错!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9 05:58:20

浅草 发表于 2013-5-29 04:49
还有几位没绕道走的,也算老琴没白忙活。
那幅漫画有创意;“双腿制”限制了前进,
郭建光早就说啦:“路 ...

画这漫画的是我的一个在京党媒的总编兄弟。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9 09:33:51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5-29 12:06:55

老琴 发表于 2013-5-29 09:33

让他记住方成和华君武。
“利用漫画反党是他们的一大发明”
这话你知道是谁说的?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29 15:18:33

浅草 发表于 2013-5-29 12:06
让他记住方成和华君武。
“利用漫画反党是他们的一大发明”
这话你知道是谁说的?

毛左说的呗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5-29 19:55:29

老琴 发表于 2013-5-29 15:18
毛左说的呗

那就让我们画漫画的和不画漫画的
都记住吧!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30 05:16:34

浅草 发表于 2013-5-29 19:55
那就让我们画漫画的和不画漫画的
都记住吧!

Yes!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5-30 17:39:49

老琴 发表于 2013-5-30 05:16
Yes!

腊月二十三祭灶。大人教小孩儿念叨:
“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好话多说,
坏话少说。”说完还不放心,用灶糖
封灶王爷的嘴。然后,付之一炬。
我不是少说,我不说!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5-31 15:39:48

浅草 发表于 2013-5-30 17:39
腊月二十三祭灶。大人教小孩儿念叨:
“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好 ...

边哥,狡猾交狡猾滴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5-31 19:12:37

老琴 发表于 2013-5-31 15:39
边哥,狡猾交狡猾滴

什么都说,死啦死啦滴!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6-1 08:05:03

浅草 发表于 2013-5-31 19:12
什么都说,死啦死啦滴!

悠嘻……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6-1 13:23:07

老琴 发表于 2013-6-1 08:05
悠嘻……

郁钧剑教导我们:《什么也不说》。
刘斌教导我们:“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说了就够呛!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6-1 16:21:31

浅草 发表于 2013-6-1 13:23
郁钧剑教导我们:《什么也不说》。
刘斌教导我们:“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说了就够呛!

我们没说啥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6-1 17:06:24

老琴 发表于 2013-6-1 16:21
我们没说啥

什么也不说,好哇。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6-2 09:32:12

浅草 发表于 2013-6-1 17:06
什么也不说,好哇。

呵呵……边哥,这地方最近看还行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6-2 11:11:22

本帖最后由 浅草 于 2013-6-2 11:11 编辑
老琴 发表于 2013-6-2 09:32
呵呵……边哥,这地方最近看还行


那就在这待着,瞎子掉井,哪儿不避风呢?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6-2 15:14:42

浅草 发表于 2013-6-2 11:11
那就在这待着,瞎子掉井,哪儿不避风呢?

我就在这避风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6-2 19:23:08

本帖最后由 浅草 于 2013-6-2 19:24 编辑
老琴 发表于 2013-6-2 15:14
我就在这避风


我俩挺幸运,在一两个人洋洋洒洒转大报新闻的同时,咱在唠体己嗑。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6-3 09:44:12

浅草 发表于 2013-6-2 19:23
我俩挺幸运,在一两个人洋洋洒洒转大报新闻的同时,咱在唠体己嗑。

就这样,爱咋咋地。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6-3 12:57:05

老琴 发表于 2013-6-3 09:44
就这样,爱咋咋地。

挺好的,我慢慢适应啦!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6-3 20:45:23

浅草 发表于 2013-6-3 12:57
挺好的,我慢慢适应啦!

边哥,您老银家已经适应了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6-4 04:10:27

老琴 发表于 2013-6-3 20:45
边哥,您老银家已经适应了

人要学会适应。当初我一箭上垛,当了省盲协副主席。
一切都懵懂。慢慢就学会了当官儿(很小的)的举止
言谈,应酬程式;逐渐适应了,又退了,还得适应回
家的新情况。我有几个同事就因为不适应新情况,不
会解决新问题而苦恼纠结。其中一位同学还“支”了
四个“架”,不支就倒啦!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6-4 15:31:26

浅草 发表于 2013-6-4 04:10
人要学会适应。当初我一箭上垛,当了省盲协副主席。
一切都懵懂。慢慢就学会了当官儿(很小的)的举止
...

边哥,您这是平安着陆、不容易呢!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6-4 19:01:02

老琴 发表于 2013-6-4 15:31
边哥,您这是平安着陆、不容易呢!

至今没人找我算账,容易吗?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6-5 14:37:04

浅草 发表于 2013-6-4 19:01
至今没人找我算账,容易吗?

就老琴天天找你算账
作者: 旷野    时间: 2013-6-5 23:30:40

[attach]12034[/attach]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6-6 06:42:09

旷野 发表于 2013-6-5 23:30

子怡大妞顶的辛苦啊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6-7 13:31:26


作者: 老琴    时间: 2013-6-8 07:53:27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