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黄美尧说画之 — 境界 [打印本页]

作者: 123    时间: 2019-10-18 01:26:35     标题: 黄美尧说画之 — 境界

  黄美尧说画之 — 境界                                                         2019-10-17 16:56                    

                          

了解自然,熟悉山川木石而神用之,便能构造出饱含诗意的画面境界。

所谓境界,是由地形、山势、林木和千奇百状的环境构成的。

作画时,一要得其形,二要得其势,三要得其韵。尺幅小,境界要宽,尺幅大,山峦、丘壑、林木的设置要紧凑,丰富多彩,理路要清。

如前人说的“目中有山,始可作树,意中有水,方许作山”。一幅画是由虚实关系构成的。

实,显也、阳也、外向也,虚,隐也、阴也、内向也,阴助阳,阳推阴,虚虚实实,阴阳之道。为此,前人称作画为展天缩地的“勾魂之术”。

因境能夺人,故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当细心处理,使见者动心,观者注目。

通常画之境界有三:

其一可观。绘画为视觉艺术,有关写形描景,造势布色,落笔用墨,加彩渲染,要与观者目之所瞩相关,或奇胜、或新颖、或古典、或现代、或工笔、或写意,皆要形象生动、有特色,以能吸引观者眼球为上;

其二可居。所绘高山密林,飞泉流水,烟村小道,桥梁舟楫,要在穿插中前后映带,高低错落,顾盼有情,和人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以引发人们对大好山河的向往和田园之思;

其三可游。画幅中依景取势,情景相连,繁简相应,前后相随,高下相宜,错纵隐显,藏露成阵,境出境入,意趣不断,故能出人意料,引人发思,神游其间。在诗意的天地中,藏云走雾,追风逐雨,望之无形,思之有理,产生联想,和现实生活中的千山万水联系起来。

对此古人称之为“卧游”,以获得观赏绘画的满足,进而使诗情画意得到充分展现。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