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将军—彭绍辉 ,贺炳炎,半生独臂 ,一生许国 2020-01-29 21:29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衔授勋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与十大元帅同一批授衔的,还有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余名少将。55名上将中,有两位很是引人注目,一位是缺了左臂的彭绍辉,一位是缺了右臂的贺炳炎。抗战时期,二人同在贺龙麾下的八路军第120师。
传奇
咱当兵的人
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右二)采访了总指挥贺龙(左二)、六师师长贺炳炎(左一)、教导团团长彭绍辉(右一),这张合影被视为
1937年7月7日,陕西富平县庄里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右二)采访了总指挥贺龙(左二)、六师师长贺炳炎(左一)、教导团团长彭绍辉(右一),这张合影被视为三位红军将领在进入八路军序列前的最后留念。
“夫战,勇气也。”
古代兵法家把“忠勇”纳入武德要义。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
是革命军人血性勇胆的最高境界。
26岁的红军师长彭绍辉就是这样带部队的。
彭绍辉
1906年9月出生,湖南湘潭人。22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27岁任师长,是彭德怀麾下的一员悍将。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中左臂受伤截肢。
彭绍辉1906年9月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家瓦子坪距离韶山冲只有8公里,被毛泽东称为是自己的真老乡。彭绍辉小时候常给有钱人家放牛,16岁开始当长工。1927年初,毛泽东考察湘潭农民运动时,自卫队员彭绍辉曾在农会聆听过毛泽东讲课。“马日事变”发生后,农会被解散,彭绍辉决定去找毛委员。但不巧的是,从韶山到长沙,再到武汉,都没有找到毛泽东。万般无奈下,彭绍辉在武汉参加了国民党何键的第35军,后于1928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为彭德怀的部下。
1933年春,工农红军实施第四次反“围剿”。3月21日,27岁的红三军团第5军1师师长彭绍辉奉军团长彭德怀命令,率部向草台岗开进,准备攻取制高点霹雳山。霹雳山地势险峻,两军对垒相持不下,红军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力向前。彭绍辉身先士卒,左臂连续两次被敌人枪弹击中,血如泉涌,但他仍顽强地指挥作战。
战斗结束后,医生告诉他必须实施手术。
为了保住手臂继续革命,
彭绍辉要求实施局部手术,
但由于条件有限,伤势过重,
努力三次都没有成功,
最后只能截肢。
由此,
彭绍辉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位独臂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
彭绍辉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贺炳炎
1913年2月出生,湖北松滋人。16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任团长,21岁任师长,成为贺龙麾下头号悍将。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长征途中负伤被截去右臂。
贺炳炎的童年经历与彭绍辉极为相似。1913年2月5日,贺炳炎出生在湖北松滋一个穷苦家庭,11岁时就给人家放牛,后来又做过篾匠、杀过猪、打过铁。
贺炳炎16岁与父亲一道参加红军,
首次参加战斗时,
手握菜刀独身冲入敌阵,
左砍右杀,令敌胆寒,
人称“贺小龙”,
后来果然成为贺龙之爱将,
一度还被讹传为贺龙之子。
1935年12月,年仅22岁的红二军团新编红5师师长贺炳炎率部随红二、六军团长征。
在云南的一次激战中,
贺炳炎右臂被炸成肉泥被迫截肢。
当时,没有麻药,连手术器械都没有,
军卫生部长贺彪从老乡那里找到一把锯木头的锯子,
又用大烟膏子代替麻醉药。
贺炳炎让卫生员将自己反绑在门板上,
嘴里塞上毛巾……
手术前后共用了两个多小时,
贺炳炎几次昏死过去,
嘴里的毛巾被咬得稀烂。
手术后,贺龙将锯下的碎骨包了起来。
此后,红军每次进行战斗动员时,
贺龙就会打开随身携带的手帕,
肃然地告诉同志们:
“这是红军师长贺炳炎的骨头渣!
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
仅在担架上躺了六天,贺炳炎又投入战斗了。这种军人的血性,陪伴了贺炳炎一生。抗日战争打鬼子,解放战争从西北战场、华北战场一直打到江汉平原、四川盆地,负伤11次,身上留有16处战伤,因此搞垮了身体。抗战时期,贺炳炎还与失去左臂的余秋里将军搭档,率部挺进冀中,被日军称为“一把手”部队。多年后,二人又同掌第1军,号称“军政一把手”。
1945年4月,
贺炳炎在延安参加“七大”时
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
急忙举起左手敬礼,
毛泽东急以右手与他相握说:
“贺炳炎同志,
你是独臂将军嘛!
今后你就免掉这份礼吧。”
毛泽东又说:
“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
旧时代没有,只在我们红军有。”
贺炳炎的事迹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影片《太行山上》感人至深,其中独臂团长的原型就是贺炳炎。新中国成立后,贺炳炎历任青海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1960年7月1日,贺炳炎于成都病逝,终年47岁,是开国上将中第一个去世的。直到去世时,头上还有3个弹片没有取出。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