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2 20:39
苏东坡(苏轼),是一位隐藏属性的“餐饮界大咖”。比如他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羹、东坡饼等等叫好又叫座的家常菜。他以一人之力,开创了一个叫做“东坡”的菜系。
▲美食家苏轼。
如果单以数量来讲,西奇妹觉得苏东坡吃的最多的食物,当属“荔枝”了。有诗为证:《惠州一绝 / 食荔枝》,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这首诗写于岭南。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足迹遍布神州大地。
《宋史.苏轼传》:“绍圣初,御史论轼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从这段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被贬广东惠州时,苏东坡已经不是“知州”官衔了。他留在身上的,仅有一个“清远军节度副使”的闲散官职。
《职官十一.奉禄制上》:节度副使,三十千。但是苏轼当时是被贬,对于被贬期间的官员,按照规定,工资对半砍。也就是说绍圣三年苏轼在惠州的工资为十五千(十五贯)。
▲荔枝。
史料中对于惠州荔枝的价格,很遗憾找不到记录。但我们可以找到同一时期四川荔枝的价格。来看:《与王观复书.又》:“大如鸡卵,味极美,每斤八钱”。这一段话摘录自黄庭坚被贬四川黔州时给友人的书信。说这一年荔枝大丰收,每斤才八钱。他可高兴坏了,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
▲日啖荔枝三百颗。
会!还很严重!北宋· 苏轼《与程正辅书》
某旧苦痔疾,盖二十一年矣。近日忽大作,百药不效,虽知不能为甚害,然痛楚无聊两月余,颇亦难当。出于无计,遂欲休粮以清净胜之,则又未能遽尔。但择其近似者,断酒断肉,断盐酢酱菜,凡有味物,皆断,又断粳米饭,惟食淡面一味。西奇妹来解释一下:这一段是苏轼在惠州期间,给友人程正辅写信,聊到困扰了自己二十多年的痔疮最近又发作了,虽然知道是旧疾,痔疮也要不了自己的命,但痛苦了两个多月了,实在受不了。只好戒了“重口味”的美食,改吃些清淡面食。想必这段时间,连他最爱的荔枝也是不能够吃了吧。
▲吃货苏东坡。
同一封信,我们接着往下看:北宋· 苏轼《与程正辅书》
其间更食胡麻、伏苓面少许取饱。胡麻,黑脂麻是也。去皮,九蒸曝白,伏苓去皮,擣罗入少白蜜,为面,杂胡麻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已多日,气力不衰,而痔渐退。这一段是接着上一段的。写到这里苏轼话锋一转,他高兴地跟好友分享说自己的痔疮已经治愈了。因为他又发明了一道叫“茯苓饼”的药食同源美食。他一边吃着上火的荔枝,一边又猛吃降火的茯苓饼。边吃边治,美哉美哉!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画的苏轼。
西奇妹一直觉得“美食”是一种非常治愈的东西。对于苏东坡来说,它或许是一碗乡愁、一碗人间烟火。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