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潜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战乱一起,人民流离失所,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中。粮食无法得到保障,“ 一斗黄金一斗粟。”粮食缺乏导致人们只能吃草根木皮,黄巢军队里甚至直接以人肉作为口粮。“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遍地僵尸饿殍,刺痛着韦庄的神经。昔日长安繁华的街道上杂草丛生,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皇宫完全变了一番模样,正如他所写: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韦庄句句泣血,道出国家的苦难,也述出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凭借这首叙事长诗,他在文化圈内一时声名大振。时人均称他为“秦妇吟秀才”。黄巢战乱结束之后,他才得以返回长安,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文史君说: 清人赵翼曾感叹:“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韦庄亦是如此,他出身于没落贵族,一直想通过科举来光复门第,却屡试不中。更为致命的是,黄巢叛军打破了他生活的宁静。但他细腻的心思和满怀的才情,经此一乱得以升华。战乱的颠沛流离,中年的饱经沧桑,无疑成为一种催化剂,让他的积淀与才情喷涌而出,名噪一时,赢得“秦妇吟”秀才的盛名。晚年的他,因国家多难选择了现实,前往蜀地避难。但他终究不快乐吧!“洛阳才子他乡老”的痛有谁能懂?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