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 00:18
前言
这个问题其实太常见了:
在自己的作品中,押韵不合律,改了以后意境变了,怎么办?历史上有不少赫赫有名的诗人也会遇到改诗的问题,我们看看他们作诗会怎样办呢?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诗仙笑话诗圣,为什么你最近这么瘦呀,是不是作诗太伤神呢?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送无可上人》其中颈联是贾岛的得意之作: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在这两句诗后面,贾岛又写了一首诗表示这两句得来不易: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题诗后》三年写成两句,虽有夸张,但是可见佳句不易得。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可见,古人作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唐朝人笑话李商隐像水獭,作诗的时候把书本堆积在桌子上,就像水獭把捉来的鱼一条条放在眼前。为什么呢,就是用来查书以凑诗料。
闭门觅句陈无己。
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人,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来,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虽然古人不想我们被数理化占去了太多脑细胞,但是要想写出佳句,很多古人的脑细胞也未必够用。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匡衡抗疏、刘向传经,都是诗中的典故,杜甫用以自喻。
宦海生涯雨后天,修成功德满三千。平淮路险时飞雪,谏佛文成肯惜年。
更尚崛奇桃李下,还迎郊岛酒樽前。最为得意经年后,从祀先师孔圣边。平淮、谏佛都是韩愈所经历的几件大事,从祀孔圣,是指宋神宗时期,准许韩愈从祀孔庙。这首诗因为撰写韩愈,所以必须了解韩愈的生平故事。
日暮乡关何处是, 中仄中平平仄仄。假如这首诗的句式,必须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呢?按照不同的韵脚:
何处乡关落日边、何处乡关怕倚楼、何处乡关日暮云、何处乡关云水中、何处乡关一梦间,何处乡关客梦迷、何处乡关塞烟来。必须是“中平中仄仄平平”怎么办?
日斜何处是乡关。假如是“中平仄仄中平仄”呢?
乡关何处白云外、乡关何处青山外、乡关遥望黄昏里,乡关一眺斜阳外,乡关不见秋风里。关于诗家语,可以看看《只背唐诗宋词写不出好诗先花10分钟学学诗家语》,熟悉诗家语,更加方便腾挪变化。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