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江西滕王阁重建29次成世界之最,为何屡毁屡建,原因在一首古谣 [打印本页]
作者: 远航 时间: 2020-3-12 22:16:12 标题: 江西滕王阁重建29次成世界之最,为何屡毁屡建,原因在一首古谣
江西滕王阁重建29次成世界之最,为何屡毁屡建,原因在一首古谣
2020-03-12 12:05
中华五千年璀璨文明,共经历了二十四个朝代,留下了无数历史古建,成为后人的宝贵财富。在这些众多的古建中,有这么一处,它历经唐、宋、元、明、清的兴废更迭,在过往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先后修葺达29次之多,这在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它就是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然而历朝历代为何如此看重滕王阁,屡毁屡建?一切皆因一首著名的古谣。此行来到江西南昌,探寻这江南名楼曾经的故事。

拍摄于江西南昌。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故称为滕王。他在滕州造了一座阁楼取名“滕王阁”(此阁如今已被毁)。唐显庆四年(659年),李元婴被调任洪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都督,由于他思念故地滕州,所以在南昌也建造了同样的一座阁楼,这就是著名的“滕王阁”。

不过滕王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名楼,除了其建筑形式,更多的归功于白居易、杜牧、苏轼、王安石、朱熹、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 、汤显祖等历代文化雅士们对滕王阁的赞颂。而最为经典、最为人熟知的要数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所写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了。

虽然滕王阁在唐朝时就已名声在外,但其命运是非常坎坷的。唐、宋、元、明、清,在而后的一千多年里,历经战乱、大火等自然与人为因素,一共修葺了28次。

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偕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画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1989年10月8日,第29次重建的滕王阁胜利落成,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滕王阁样貌。

在中国历史上,名楼名阁众多,但为何唯独滕王阁一再的毁而再建,成为世界之最?这是因为“滕王阁”在古代一直被视为吉祥风水建筑,有一首著名的古谣这样写道: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意思是:如若滕王阁和绳金塔(被称为南昌的镇城之宝, 始建于唐天祐年间)倒塌,南昌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会败落,不复繁荣。

如今滕王阁与湖南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长江三胜”。滕王阁共九层,总高57.5米,传承了宋代楼阁“明三暗七”的建筑风格,外观古朴稳重,内饰豪华且不显庸俗,使这座滕王阁的建筑艺术方面达到极高成就。

每个明层都有回廊,游客可沿阁内楼梯登楼,在回廊可俯瞰南昌现代都市美景。站在滕王阁五层高台之上,眺望赣江美景,我内心忽闪出一想法:当年的滕王潇洒倜傥,能力超众,但历经玄武门之变,面对李世民这位兄长,只能故意奢侈无度,意在表明自已无心皇权,只图享乐生活。滕王能在李世民众兄弟中得以善终,滕王阁才是他的立命之所。

这个道理滕王懂,李世民懂,善于心机与察言观色的中国古人或许都明白这个道理。中国有句古语:伴君如伴虎。在中国封建王朝下,既能伴君左右,又能安身立命,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建滕王阁学的是“滕王”的做法,表的是“忠心”二字。难怪这1000多年来人们如此热衷于修建此楼。
作者简介:寒残一叶(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