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12:48
毛泽东主席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军事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中国共产党很多重要的决策都是毛主席商议之后决定的,新中国的成立也离不开一系列的决议,而说到毛主席这一生中做出的最艰难的决定,恐怕就要数抗美援朝了。
1950年9月,朝鲜半岛的战火燃烧,当时的中国虽然是一穷二白,但也要考虑到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此时的中央就面临着是否发兵援救朝鲜的决定。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百废待兴,要派兵踏出国门与美军交战,对中国来说很冒险。
据曾经担任过毛主席秘书的胡乔木回忆:“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
1950年国庆当天,,朝鲜的消息不断传来,请求中国尽快发兵援助。当民众还沉浸在国庆的喜悦之中的时候,中共中央便在中南海颐年堂的会议厅里召开会议。从10月1日起直至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跨过鸭绿江,被史学研究者称为艰难决策的“18个日日夜夜”。为了最后下定决心,毛泽东因焦虑多少天日夜不眠。
当时任毛泽东卫士长的李银桥记述道:“毛泽东考虑出兵不出兵,连续几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药也睡不着。开会那天,他的东屋里坐了一屋子人……满屋子烟雾腾腾,从五六点钟开始研究,一直到后半夜。”有的中央领导人后来回忆说,在考虑出兵不出兵朝鲜的问题时,毛主席一个礼拜不刮胡子,留那么长,想通以后开了会使大家意见统一了,才刮了胡子。如此反复思考,焦虑到了一个星期不刮胡子的状况,这在毛泽东的一生中都是少见的。
经最后权衡,毛主席确定:“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历史再一次证明毛主席的正确,中国出兵朝鲜,大大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的骸骨,却永远的留在了朝鲜。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