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8 16:27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他这首古风非常特殊,结构上首、中、尾都是二句,而前、后各三句,偏偏写李白用了四句。而八个人物的出场看似“排名不分先后”,其实暗藏玄机。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八个人物主次分明,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彼此衬托映照,有如一座群雕,艺术上有独创性。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跌进井里竟熟睡不醒。杜甫活用“阮咸尝醉,骑马倾欹”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滑稽却很欢快,形象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李琎是李隆基之侄,雅好音乐而且姿容妍美,是皇族中第一美男,玄宗曾赞叹说“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称其为“花奴”。年轻的时候是美男子,年长却和贺知章等人成为酒友,自称“酿部尚书”。因为非常受玄宗宠爱,所以敢于喝上三斗酒才上朝(三斗始朝天),结果在路上遇到麴车(酒车)竟然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去。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李适之为左丞相时,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虽豪华奢侈,却也反映出他的好酒无度。罢相后,在家与亲友会饮,赋诗发牢骚道:
罢相作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衔杯乐圣称避贤”即化用李适之诗句。“乐圣”是喜喝清酒,“避贤”,是不喝浊酒。其实“避贤”一语双关,是在讽刺李林甫。杜甫抓住权位得失这方面刻画李适之的人物性格, 非常耐人寻味。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这个时候最年轻的可能就是名士崔宗之了,所以杜甫描写的就是他的外形,成为古诗词中写美男子的名句。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结果一碰到酒,禅也不修了。杜甫抓住他既修禅、又饮酒这种矛盾的行为描写他的性格特征。而且明显是“酒”比“佛”重,所以才会“醉中爱逃禅”了。短短两句诗,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几句写李白的诗才与酒不可分割,同时性格上轻权贵,重自由的浪漫作风。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这三句着重写张旭喝了酒之后创作草书的癫狂状态。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在王公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如此倨傲不恭,不拘礼仪的行为描写,表现了张旭狂放不羁,傲世独立的性格特征。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焦遂资料极少,但基本上确定是个布衣百姓,号称“长安饮徒”,可见这个布衣虽然没什么身份,但是挺有钱的,能经常和文人士子一起喝酒吹牛,高谈阔论。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