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如何理解孔子的“六十耳顺”?此文给你深度剖析,早看早受益 [打印本页]

作者: 志和    时间: 2020-4-4 00:57:47     标题: 如何理解孔子的“六十耳顺”?此文给你深度剖析,早看早受益

如何理解孔子的“六十耳顺”?此文给你深度剖析,早看早受益                                    

            

        2020-04-02 12:45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题记

《论语·为政》包括二十四章。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在此章中,孔子提出了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生螺旋攀升式观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其他的想必大家理解的都不是很深,四十、五十和七十,咱们先不谈。今天咱们就来谈谈孔子所说的“六十耳顺”。

1

六十耳顺

六十而耳顺说的是人到了六十岁,人变得“中庸”了,什么话都能听得下去,也能辩明其事非曲直。

孔子认为,一个人到了六十,基本把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品味的都品味过了,酸甜苦辣咸,悲欢离合苦,此时他已看透人生,更深刻地以一种客观和超高的境界去对待世界。名利、地位、金钱等这些外在的事物越来越被他视为意义不大的虚浮之物,对成败得失,他也能做到放下,做到镜中观物。

这句话其中的道理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的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的进去,心里平静。这个心里平静不是心如止水,死气沉沉,而是很活泼,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是非了。

到这个境界,当是镇定自如,波澜不惊,可以举重若轻。所以孔子才说六十耳顺,这就意味着,人到六十,什么都应该看开,看淡,不要再因为日常中的一些鸡毛蒜皮而大动肝火,损失尊严,弄得自己和他人都心绪不宁。当我们不纠结,不执迷,不痛苦,我们的耳朵就可以听得进任何声音。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逆耳的,还是顺耳的,人心的善恶美丑,我们只需要听上一听,就已了然于心。

2

六十耳顺的心灵境界

孔子有很多伟大的地方,其中从六十耳顺就能看出。孔子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历经十几年,带着他的亲近弟子在鲁国周边国家游历,希望得到某个国家的重用,推行他的儒家政治主张,可是一直都是在碰钉子,估计听到的话,大多也都是不顺耳的。尤其在到了郑国以后,还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孔子时年五十八岁,虽然还没有达到“耳顺”的境界,但是也快差不多了,没有那么多执着心和分别心了。所以他听到后,还是坦然一笑,并说人家形容的确实很准确,很幽默。

生活中,我们很少有人能像他老人家那样真正做到耳顺——好听的难听的,都能听得进去,做到心志不移,心绪不乱。想想孔子,再看看当今的我们。很多人听风就是雨,听见别人赚了多少多少,就心里波动起伏,羡慕嫉妒恨。有的人只听好的,不听坏的,只听成功和光鲜,不听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心酸。还有的人,听见别人说他坏话,急的不行,要追赶着去捶打。有的人呢?听见人家说,他也跟着学,人云亦云,轻信盲从,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我主见。耳不顺,会丧失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变成一个人云亦云的传声筒,一个没有常识和逻辑思维的脑残,当然,也就无法通过渊博的学问和阔大的心胸,看到事物的本质,进而获得世界的真理。像这种耳不顺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想必大家都碰到过,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说孔子是伟大的。

3

如何做到六十耳顺?

想做到耳顺并非易事,这里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首先要心境平和,万事看开。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实际做事中平等地善待他人,与他人心灵相通,心意相会,学会换位思考。你得知道别人想要通过声音话语想要表达的实际含义。一言概之,想要耳顺,你得有清净心、觉悟心和超脱心。

一个人总想让外来的声音顺应自己而耳朵,顺从自己的意志,听不进异己的声音,甚至打压异己。一旦别人反对或者说的难听,就觉得受到了侮辱或权威挑战。这是顺耳,并不是耳顺。顺耳是强制的,是被动的,是封闭的,其结果往往走向专制和极权,即不让人说真话,听不得反对的声音。

而耳顺是自由的,是开放的,是自然的。耳顺可以让我们充分发表意见,即便不同意,也不会剥夺说话人的权利。只要不是搞人身攻击的声音,不是假丑恶的声音,耳顺者都可以听。耳顺的结果导向是:让言论变得自由,变得民主,变得开放和激发智慧活力。

顺耳是凡夫的境界,是自我专制的源头,而耳顺是心灵提升、人生开悟、思想圆润丰富的境界,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正确达到的境界。

结语:

好听的话,赞美的话,谁都会说,那些歌舞升平、歌功颂德的,那些外表光鲜内里腐朽的,听起来很好但背地里却是心怀鬼胎的,实际上并不能帮助我们成长,更不能教会我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是相反,由于我们轻易的相信,由于我们的耳不顺,它们利用了这点,往往结果就是把我们一步步推向死亡和衰落的边缘。中国朝代的更迭、历史的教训一次次告诫我们,真正激励我们前行和进步的不是那些好听的声音(口蜜腹剑),而是那些听起来有些逆耳的不同的声音,甚至是反对的声音。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