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原创 杜甫安慰朋友的诗,结尾积极乐观,太经典激励无数人,不愧是诗圣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20-4-22 11:52:38     标题: 原创 杜甫安慰朋友的诗,结尾积极乐观,太经典激励无数人,不愧是诗圣

杜甫安慰朋友的诗,结尾积极乐观,太经典激励无数人,不愧是诗圣                                                         

2020-04-21 19:45                    

   说到诗圣杜甫的人生,当真让人感慨莫名,虽有满腹才学,可仕途之路却并不顺利。在公元747年,他去长安参加科举,然而却因为李林甫从中作梗,导致他科举未能中榜,也因此他在长安滞留了近10年。而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他又曾被叛军俘获,好在他逃了出来并见到了唐肃宗,这才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
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他因为疏救房琯而惹恼了唐肃宗,好在因为有当时的宰相张搞的帮助而被释放,但是却也不再得到重用。所以虽然他仍旧身有官职,但是在云波诡谲的官场,他更是走的步步维艰,这也让他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与委屈。我们可以发现他的作品变得越来越消沉,对于官场的兴趣也不再如往日。

曲江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在他在长安为官的时期,他正是在此地居住。这里山清水秀,正是当时的有人钱游玩之处,杜甫心中因朝政而感到压抑,于是也经常在此地散心。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就与此地有关,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下这首诗。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这是杜甫比较冷门的一首诗,可能很多朋友都没听说过,但是从这首诗中我们却能够感受到杜甫当时的那种心理状态。在长安为官的这段期间,官场的种种让他逐渐产生了隐退的心思,在这首诗中,其实我们就能够感受到杜甫此时的这种心态。题目中的"郑八丈南史"是杜甫的一位朋友,"八"是排行,"丈"是对年长者的尊称,"南史"则是官职。
前两句中,诗人所讲述的是与这位朋友当时所处的环境的景致。从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里的景物很美,此时柳树刚刚蒙现绿意而黄花正嫩,作者观察的非常细致,以鸟啄柳枝开头描写的非常生动,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那特有的活力。

三、四两句中,诗人由景开始写情,在这里他其实是在猜测朋友的心,并且在劝朋友喝酒。因为朋友此时已不再年轻,所以他劝慰朋友虽然年华不在,但是如此美酒与春色还是可以安慰的。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在说诗人自己呢,此时的他也已经年近50,官场的种种让他也在没有了心思,还不如在这里喝酒。
五、六两句中,诗人开始详细的写自己内心的那种想法,此时他虽身居官职,要负责侍奉皇帝,但是却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想要回家还感到非常的不甘心。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

而在诗文的末尾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他内心也非常难受,但是既然是在陪朋友喝酒,所以必须要收敛起自己的心思,去安慰朋友。我们不难发现,此时这位朋友已经有了要归隐的心思,于是诗人便去劝慰朋友。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劝慰其实已经显得颇为勉强,毕竟诗人此时连自己到底是要继续还是要隐退都搞不清楚。所以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其说是在安慰朋友,何尝又不是安慰自己呢?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