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睡起晓妆成,随侍君王触处行。画得自家梳洗样,相凭女伴把来呈。仄起平收的《客中重九》(唐·司空图):
楚老相逢泪满衣,片名薄宦已知非。他乡不似人间路,应共东流更不归。仄起仄收的《客洛酬刘驾》(唐·李频):
浮世总应相送老,共君偏更远行多。此回不似前回别,听尽离歌逐棹歌。还有仄起平收的《滑州送人先归》(唐·刘商)
河水冰消雁北飞,寒衣未足又春衣。自怜漂荡经年客,送别千回独未归。上面举例的4种七绝,都是近体诗。近体诗一般认为都押平韵,所以押仄韵的七绝,虽然都是用律句,也会被认为是古体诗。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夜梦得一句云老树拜风窗影乱因伸其语为一绝》(宋·廖行之)也都是律句,押仄韵:
梦魂栩栩尘缘扫,风拜月窗春树老。一枕惊回得句时,清奇未逊池塘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脍炙人口,通篇只有一个字出律,熟悉格律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哪个字出律了。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又如:《登庐山五老峰》,也是两处三平尾: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三平尾是格律诗的大忌,有一处就是古体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第二句的第2字:有,是仄声;第三句的第2字:潮,是平声。这种平仄不同的现象,被称为失粘。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句的第2字:舍,是仄声;第三句的第2字:君,是平声。所以也失粘。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