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8 21:22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十五删”部的七绝。从语言特色来看,简洁、现代,容易理解,是典型的的清末诗、民国诗的特色。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作为一个武士,视死如归,所以这里和主席改后有不同的地方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男儿”,一个是“死不还”,明显更加壮烈。而主席是用来对父亲支持自己外出求学表决心,将“男儿”改成“孩儿”,将“死不还”改成“誓不还”是合情合理的。
其一
二十七年云水身,又寻师友向三津。
儿乌反哺应无日,忍别北堂垂白亲。
其二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
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这两首七绝都是平仄严合,而且从诗的风格来看一脉相承,颇有些唐人风气。而且和尚外出用“学若无成”比较合适,明显比武士“学不成名”就要“死不还”要更加合理(气势上要弱),再加上时代的先后,释月性作为此诗作者的说法确实比西乡隆盛要合理。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