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敌人为何选择叶项下手,放过陈粟?蒋氏:陈粟如鱼,稍纵即逝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0-8-25 16:41:40     标题: 敌人为何选择叶项下手,放过陈粟?蒋氏:陈粟如鱼,稍纵即逝

敌人为何选择叶项下手,放过陈粟?蒋氏:陈粟如鱼,稍纵即逝                                                         2020-08-19 14:12                    
                          作者:苏区放牛娃
1940年10月,黄桥生死对决见出了分晓,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以少胜多,大获全胜,共歼灭蒋军韩德勤1万余人,缴获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不计其数。陈毅和粟裕险中取胜,绝处逢生,在苏北地区获得了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天地。

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来的新四军,从此与多年前长征北上的兄弟部队——红军主力改编而来的八路军呼应。苏北大部地区一时红旗招展,连成一片,成为华中最大一块根据地。
在黄桥战役中,蒋军韩德勤部主动进攻,以多打少反被打个落花流水,赔了夫人又折兵,蒋氏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而主席的喜悦自不待言,兴奋地说黄桥战役“对全国有重大意义”。

这一战役,粟裕首创了战史上的合围新战术:一部兵力正面阻击,主力从进攻之敌的翼侧向其后方卷击,用侧正合击的方法合围对手。具体来说,便是以防御部队节节抗击,将韩德勤主力诱至黄桥,形成严徐庄方向新四军主力突出敌后的态势,造成防守兵团和突击兵团侧正合击的有利战机。
王必成对粟裕的指挥十分钦服,说他“组织指挥作战竟是如此得心应手”。多年后,他回忆黄桥战役时说:“那时,粟裕同志才三十刚出头,已显露出战略家的才能和气质,我对粟裕同志就更加敬佩,坚信跟着他打仗,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一定能取得胜利。”

【王必成】
硝烟散尽几天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海安西寺召开干部大会,总结黄桥战役。大会由陈毅主持,宣布了会议议程后,他当众说起了粟裕。时为3纵7团八连连长,后来担任成都警备司令员的张玉成晚年还清楚地记得陈毅说的话:“粟裕副总指挥,是很强的军事指挥员,他指挥打了好多漂亮仗,这次黄桥决战,我们决定后全由粟裕同志指挥的,现在,请粟副总指挥做总结报告!”
掌声过后,粟裕以实际战役指挥的身份,做了《黄桥战役总结》的报告,他结合自己谋划、指挥的心路历程,如数家珍,对烂熟于胸的战役计划、经过、得失侃侃而谈,部下们如沐春风,不时鼓掌。时任团政治处主任的姚力晚年回忆:“指挥部召开干部大会,由陈毅司令员主持会议,他宣布开会后,风趣地先说了一段话,接着就让粟裕副司令员做黄桥决战的总结报告。”

【陈毅】
这是姚力第一次见到粟裕,他回忆说:“粟司令身材瘦小,文质彬彬,像个文化教员,他讲话很精神,条理清楚,很有说服力。报告内容也生动,材料丰富,会场上不时爆发热烈的掌声和欢笑。”
参谋人员当场做了报告记录,这份长达16000多字,每到精彩之处还特意标注了“众笑”“热烈鼓掌”的详细记录稿,被存入军史档案,成为粟裕指挥黄桥战役的文献之一。
陈毅粟裕带领部队绝处逢生后不久,一个主席早有提醒的“突然事变”发生。对新四军分处皖南和江南的两处主力,蒋氏也早有估计,说:“叶、项如瓮中之鳖,手到擒来,而陈、粟如海滨之鱼,稍纵即逝。”陈毅、粟裕犹如“鳌鱼脱得金钩去”,急速渡江北上,险中取胜,蒋氏鞭长莫及,难以控制,便紧紧看住了皖南的叶挺、项英。
1941年1月,他在安徽茂林重重设伏,将叶挺和项英9000余人围歼,叶、项两人一囚一牺牲,新四军番号被取消,即为惨痛的“皖南事变”。当初“十年生聚”的南方红军游击队,除陈、粟部队之外,精华几乎毁于一旦。

主席惊怒之余,将苏北指挥部和驰援而来的八路军第五纵队等部队,重建了新四军,陈毅为代理军长,下辖7个师,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为第1师,粟裕为师长,不久兼任政委,负责苏中一带征战。

粟裕掌管一片不小的敌后战略区,再次独当一面,驰骋于抗日战场,与侵华日军斗争。新四军在苏北重新崛起,蒋氏无可奈何,日军便接过了“接力棒”,从江南调来强悍的独立混成12旅团(南浦旅团),横冲直撞,大肆扫荡,苏中的“皇协军”一时增加到13个师,企图与日军联手“围剿”新四军,必欲除之而后快,粟裕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