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 故宫博物院藏
元朝时期,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由波斯传入中国并在明代开始大量烧制,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因此,后世称这种工艺为“景泰蓝”。清康熙 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节选自《中国陶瓷鉴定基础》第十一章第二节
康熙珐琅彩色地以蓝、黄、紫红和松石绿色较多,其上描绘多种花卉纹,均描摹铜胎画珐琅的色彩、纹样、款式,艺术造型多盘、碗、杯、瓶、盒、壶等小件器物。
节选自《中国陶瓷鉴定基础》第十一章第二节
珐琅彩的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彩料均为进口,而且其设计、修改、烧制皆由皇帝钦定,烧制完成后需送皇帝御览,然后登记造册,定名入账有翔实记录。除此之外,皇帝还会亲自提出具体要求以配制器物的木匣,以便妥善收储。
清乾隆 珐琅彩勾莲纹象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
好了,今天的珐琅彩鉴宝知识库就先说到这里啦!大家如果对珐琅彩感兴趣或者有疑问,可以从《中国陶瓷鉴定基础》一书中寻找答案,相信会有所收获。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