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请大家不要妄自菲薄,祖国比你想的强大,中国芯正在路上
[打印本页]
作者:
秋月
时间:
2020-9-18 01:12:53
标题:
请大家不要妄自菲薄,祖国比你想的强大,中国芯正在路上
请大家不要妄自菲薄,祖国比你想的强大,中国芯正在路上
2020-09-11 09:53
因为中美之间的争端,最近看了很多中国芯片的文章,各种论调都有,我想在这里再给大家吃颗定心丸,“
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
这句话是毛主席在1949年,针对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而发出的一句“怒吼”。
当年的中国,一穷二白,面对“唯二”的世界超级大国美国,都能有此信心。而今天的国人,面对日薄西山的美国,似乎反而丢掉了这份觉悟。
01 要是真不知道什么是芯片,那就好了
两弹一星到底难不难,对现在的中国而言不难,但对当时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很难。
聂荣臻元帅的秘书曾经作客“中国访谈”,讲到聂帅领导解决了两弹一星研发过程的遇到的几大困难。
第一个困难是,经济技术基础非常薄弱。
两弹一星研制的时候正是1956年前后,而中国在1957年才刚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基础刚刚建立,
能够生产的都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业产品
。
但两弹一星需要的都是
精密设备,尖端技术
,有的还需要特殊要求,比如
耐高温、耐潮湿
,精细度得用
头发丝
作为衡量单位。
这就好比一个刚达到温饱的人,你却让他想办法去过比尔盖茨的生活,他都不知道比尔盖茨过得是啥生活,更别提如何实现了。
第二个困难是,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当时,连科学家们都吃不饱,严重的人,都出现了营养不良。
聂帅从其他军区紧急募捐了部分食品,等到食品来了,聂帅规定:“
行政和政工干部一律不准分,统统分给一线的科技人员。
”
所以,当那些专家领食品的时候,全都感动地流泪了。
第三个困难是,内部人心浮动。
当时,有人觉得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科研攻关难度又是如此之大,到底还要不要搞。
最后,还是在聂帅的不断努力下,才促使两弹一星继续推进。
看完了两弹一星,我们再来看一位老农民。
中国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叫做
光威复材
,主营业务是
碳纤维
,目前中国航天、歼20、运20、导弹、军舰等军用领域70%的碳纤维都是这家公司提供的。
这家公司这么牛,想必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更牛。
没错,真的很牛很牛,因为创始人是一位
只有初中学历的村支书
,名叫
陈光威
。
或许,很多人都把他想像成了海外某个长青藤名校的归国博士了吧。
1987年,陈光威接手光威集团时,这还只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威海石化科研器材厂。
正是在陈光威领导下,企业建设了
国内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
,开启了中国碳纤维材料制造和应用的先河。
2008年,碳纤维关键装备实现国产化。2013年,日本对中国高模量的碳纤维进行封锁,光威这个备胎很快就填补了日本的空缺。
这个结果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如此高科技领域,一个“没文化”的“农民”竟然干得风生水起,技术突破更是一个接一个
。
关键这不是个例,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一位生产氮化镓的农民科学家石恒业就说:“
当时真不知道氮化镓是什么!
”
这个回答让人目瞪口呆,
但也或许正是这种不知者无畏的精神,才让人有勇气勇攀高峰
。
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我们又遇到了
芯片制裁
。
毫无疑问,芯片制造肯定是难的,否则也不会让我们如此纠结了。
但反过来说,
当年的原子弹、碳纤维就不难吗
。
即便芯片制造要比原子弹难,但是今天的中国也比当年的中国强了无数倍呀。
或许,芯片制造的关键不在于难度有多大,而在于“
知道很难
”,所以才“
很难知道
”如何造。
套用石恒业的话,“
要是真不知道芯片是什么,那就好了!
”
02 为什么造不出光刻机
中国现在确实还有很多技术,已经自主研发了好多年,也一直未能成功,比如说,汽车发动机。
其实反过来说,汽车行业也是国内外产业和市场生态“
最和谐
”的一个领域。
中外公司深度绑定利益,双方共同占有市场,一起轻松赚钱
既然如此,又何必痛苦地搞自主研发,而且就算搞了,赚得也不一定就比现在多呀。
这种状态下,又如何指望有人会积极、坚定、持之以恒地搞自主研发呢,毕竟华为这样有远见、有民族使命的企业太少了。
很多技术,不是做不好,做不出来,只是因为想要多少就能有多少,所以缺少动力,没有决心。
再者,中国科技或者产业发展模式很多时候也都在追求
性价比
,规模大、难度低的技术是优先选择,而那些市场规模小、技术难度却又出奇高的领域,可能就没人愿意涉足了。
很不幸的,
光刻机
就是这样的一个领域。
荷兰的ASML已经垄断了全球的EUV光刻机市场,可即便如此,ASML在2018年和2019年一共才生产了44台EUV光刻机,合计销售额100亿美元左右。
100亿美元似乎不少,但考虑到EUV光刻机零部件的科技水平以及所能用到的量,就给人成本收益完全不相符的感觉。
为了这区区100亿美元的销售额,可能得砸进去成百上千亿的研发费用,一般人还真做不出来。
所以,类似光刻机这样的技术,确实很难,但大家也要明白,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技术?
不是因为真的难,而是因为在以前的状态下,做这种事情真的性价比不高,没有几个人真愿意做,有动力做。
可现在不同了,川普一句话,就切断了中国的芯片来源,逼得中国只能自己造。
这时,中国除了造出来,还会有别的出路吗?
03 中国在光刻机的努力
中国早已布局EUV光刻机,只是所做的努力不为大家熟知而已。
20世纪90年代,长春光机所已经开始EUV光刻机研发。2002年,长春光机所就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套EUV光刻原理装置。2016年原理样机成功通过验收。
很多人说,光刻机配件,比如光学镜头,中国与外国相差也非常大。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光学卫星分辨率来进行一个简单对比,看一看是不是真有那么大差距。
目前,中国军用光学卫星的分辨率达到了0.1米,而美国最先进的锁眼卫星KH-12可以达到0.05米。总体来说,虽然不如美国,但也处于同一量级。
2016年,清华大学“
光刻机双工件台系统样机研发
”项目中的关键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光刻机双工件台水平。
以此项目为基础创立的华卓精科公司,2017年销售额已经超过5000万人民币,这也足以表明其产品已经牢固且成功地商用化了。
所以,我们对于EUV光刻机的技术积累已经超过20年,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更关键的是,我们还在为引领光刻机发展做准备。
当前, 2纳米的GAA芯片技术已经被中科院突破,这是7纳米以下芯片的主流技术,7纳米以上主要是FinFET技术。
至于EUV光刻机的其他配件,比如抛光垫、抛光液、光刻胶、刻蚀液、清洗液、显影液等,也都已经有了可以替代的产品。
只是,在平常的时候,没有人会给这些备胎机会,但特朗普一来,转正的机会也跟着来了。
很多人都对中国的芯片产业非常悲观,认为国产化没有希望,不可能自主生产高端芯片。
但我们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都能造出两弹一星,连“没文化”的“农民”都能造出碳纤维那种高科技材料,我们又何必担心国力已经强大无数倍的祖国、科研素质强了无数倍的技术人员造不出芯片呢。
作者:
如云
时间:
2020-10-26 00:09:31
精彩!点赞!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