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坐酌水看煎茶图》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其诗作数量在唐代诗人中是最多的。今天讲的白居易,和大家平常了解的写《长恨歌》《琵琶行》的白居易不太一样。白居易的一生并不如他的名字显示的那样顺遂,事实上,他曾经历不少挫折。其中,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被贬为江州司马,是其人生中的一大逆境。那么,他是如何面对的呢?两个有名的典故
先谈谈白居易的一首诗——《咏怀》。《咏怀》就是抒发自己的怀抱,白居易非常喜欢用这个题目,他有好几首诗的题目都是《咏怀》。让我们来看看这首《咏怀》: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多功用深。
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
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
这首《咏怀》是白居易在元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817年,作于江州的一首七律诗。白居易的诗常常是非常好理解的,比方说这两句,“面上减除忧喜色”就是指喜怒不形于色,而“胸中消尽是非心”则表现了一种平和的心态。一个人经过了大是大非之后,悟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心态就会更加平和。▲《白香山诗集》白居易 撰
被贬江州成为人生转折点
可惜,现实与想象总是有差距,白居易的一生并非如他的名字那样顺遂,经历了一个从“兼济”走向“独善”的生命历程。从“兼济”走向“独善”
白居易一生的经历是非常丰富的,那么他对自己一生是怎么考虑的呢?最有名的就是《与元九书》里面的话:“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
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
婆娑是走来走去的意思,在船上晃来晃去。漱口的水,都是长江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那种意态,在这里都实现了。虽然他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是想到妻女都在身边,他觉得还是比较安慰的。当时,他还没有到江州,所以没有看到江州的情况,心情还可以,并没有表现出非常颓废、消沉的状态。故人对酒叹,叹我在天涯。见我昔荣遇,念我今蹉跎。
问我为司马,官意复如何。答云且勿叹,听我为君歌。
我本蓬荜人,鄙贱剧泥沙。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自从筮仕来,六命三登科。顾惭虚劣姿,所得亦已多。
散员足庇身,薄俸可资家。省分辄自愧,岂为不遇耶。
烦君对杯酒,为我一咨蹉。
我的故人已经见不到我了,过去我风光的时候他们看得到,现在肯定在想我不行了。不要以为我灰头土脸的,我本来出身就很低,就像泥沙一样,读书也不多,就开口风花雪月吟诗了。自从考科举以来,我已经三次登科了,我天资这么低,居然能到今天这样,得到的已经够多了。我做司马,虽然是没有实权的散官,俸禄虽然很少,但是也足以贴补家用了。看看我的本分,看看我的素质,我都已经觉得很惭愧了,我怎么能说我是不遇呢?言语之间,我们可以看出,他其实是非常言不由衷的,诗中充满了自嘲和无奈以及对命运的叹息。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我整天坐在松树下面,在大自然中徜徉,而且吃得也很好。要是不为世间所轻薄、排挤,怎么能够得到今天这样的闲情逸致呢?因此白头发多一点,根本无所谓。关于吃,他专门写了《食笋》《烹葵》,可见闲情逸致。晚年的中隐、醉吟与逃禅
白居易的人生终结于洛阳,他在洛阳做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河南尹,最后以刑部侍郎致仕,这就是他在洛阳度过的十七八年晚年岁月。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这段时间他的生活:中隐、醉吟与逃禅。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