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寅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将致讨之前,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余庆,佳节契长春。』明年蜀亡。五代蜀国的孟昶,让辛寅逊写在桃符上的这十个字,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对联:
新年纳余庆,佳节契长春。而这个所谓的第一个对联的上联,恰好就是平平仄平仄:
新年纳余庆,平平仄平仄五代在唐朝的后面,唐朝的格律诗盛行,所以诗人作对联是小儿科的事情。辛寅逊的联,当然不是第一幅对联,但是这副对联似乎是第一个写在桃符上,并且挂了出去。
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而见于载籍者寥寥。
........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梁章钜说,楹联起自于五代孟昶的桃符,而悬挂在楹柱上的形式,是从宋朝开始的。也就是说,对联并不新奇,新奇的是把对联挂在了柱子上。
未得之乎一字力;只因而已十年闲。上联就是三仄尾: 一字力, 仄仄仄。
天下文章莫大处;龙门声价最高时。可以看出,上联也是三仄尾:莫大处,仄仄仄。
“夜半文光射北斗;朝来爽气挹西山”。上联也是三仄尾:射北斗。
“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上联是半拗体,上下联的第五字:一、两,都是仄声,下联没有救拗。
“清风明月本无价(欧阳修),近水遥山皆有情(苏舜钦)”等,上联用欧阳修的名句,是半拗体:清风明月【本】无价,平平中仄仄平仄,下联用苏舜钦的名句救拗:近水遥山【皆】有情,【皆】作平声救【本】。
君身自是有仙骨;我犹未免为乡人。上下联虽然都是律句,但是明显失对: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当官期于物有济;凡事求其心所安。当官期于物有济,这个上联,完全就不是律句了:平平平平仄仄仄。
“未知明年在何处;不可一日无此君。”这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都不是律句: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一枪戳出穷鬼去,双钩搭进富神来。一枪戳出穷鬼去,上联是律诗的大拗句:仄平-仄仄平仄仄,格律诗中的下句应该救拗的,但是这幅对联并没有救拗。
浮云变幻,白衣苍狗,胜迹又遥临,看几回,潮落潮生?待:西辞泰岳,东巡瀛岛,北探蓬莱,南访琅琊;知此地:一方乐土,三面烟涛,竟育成:千古淳风,万家灯火。
山色有无,曲径危峰,闲情更凭吊,数多少,人来人往?忆:秦赚田横,明逐德清,晋归法显,唐迎太白;叹英雄:四海丹心,九州法雨,终留下:半丘荒冢,些子文章。@老街味道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