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云纹漆匕
至于叉子的使用,在咱们新时期时期的遗存中也有出现过,只是不太常见。有专家认为,叉子主要是用来吃肉的,但当时的先民生活水平很低,吃肉是统治阶级少部分人的专利,所以叉子的使用应该并不普及。好了,既然勺子和叉子咱们先民都早就用过了,那么为什么后来大家普遍使用筷子了呢?答案当然是——筷子好用啊!就如著名学者李政道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的时候介绍的:(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的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而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汉画像石餐桌上的筷子
筷子出现的很早,但“筷子”这个名称出现的却比较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筷子都是被称作“箸”的。这种称呼的习惯甚至还保留到了今天,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还能见到“箸子”、“筷箸”这样的叫法。文献中对“箸”的记载就很久远了,比如《韩非子》里有:“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就是说商纣王很奢侈,用象牙做的筷子。唐代的银箸
那么,“筷子”这个称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还有为什么原来叫“箸”,后来改成“筷子”了呢?有民俗学家研究过,这事儿呢大概是源自于明代东南沿海地区的习俗。明代人陆容的《菽园杂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就是说当时海边出海行船的人,很避讳说住啊、翻啊这些字儿,同音的都不行。所以“箸”就被当地人称为“快儿”,后来因为这东西一般是竹字做的么,又加了个竹字头,成了“筷”。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