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间印本《大观园图》
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仍然有一些问题令人困惑:1
“抄检大观园”的主体情节写在第七十四回。邢夫人拿到傻大姐拾的绣春囊,封起来让陪房王善保家的送给王夫人;王夫人先错怪在王熙凤身上,后与熙凤商议暗地访拿事主,借此机会撵一批年大难缠的丫鬟出府配人,以节省用度。
连环画《抄检大观园》封面
于是一支由王熙凤领衔、由周瑞家的等五家陪房再加上王善保家的为主力组成的抄检队伍,晚饭之后关锁园内各角门,在封闭的大观园空间内开始了抄检行动。抄检路线:上夜婆子住处,怡红院,潇湘馆,秋爽斋,稻香村,蓼风轩,缀锦楼。最后从迎春大丫鬟司棋的物品箱中抄出男子鞋袜各一双、同心挂件一个、情书一封,信中文字证明香袋的主人正是司棋。
电视剧《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剧照
这一波事件的核心问题,是邢夫人与王熙凤的婆媳矛盾。从邢夫人心性悭吝、品行庸劣看,邢夫人应出身于寒微之家,贾琏、贾琮和迎春均非亲生,与熙凤本不是正经婆媳,既没有管理家政的能力,也缺乏亲和婆媳关系的情商。
电视剧《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剧照
二是鸳鸯关情遇见司棋私情。
连环画《司棋与潘又安》
第七十二回管家林之孝与贾琏商议减少奴仆人口、降低经济成本,第七十四回王熙凤与王夫人商议裁减丫头、节省用度,均是根据荣府财力衰减状况所制定的变通性的管理措施,潘棋私情恰为他们盘算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支撑,其间捎带彩霞拟配来旺之子,乃成另一例佐证。
连环画《抄检大观园》
正说着梦见娘娘来要一百匹锦,就有夏太府小内监来索银,还假意说连已借的一千二百两年底一并还送。熙凤又故意先让旺儿媳妇别处去支银,后让平儿拿她的两个金项圈去当来四百两银子,拿一半给了小内监去。
杭穉英绘大观园图
管家经验丰富的贾母指破此事所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夜间赌钱要吃酒,吃酒就避免不了园门任意开锁,这等于给趁机藏贼、引奸、引盗等打开方便之门,继而给园中众多小姐丫鬟媳妇们带来安全隐患。
民国间美孚行《红楼梦之大观园》广告画
关键的是,虽然迎春非邢夫人所出,但其乳母获罪,直接落了荣府长房的颜面,而这又成为长房势力和实力不如二房的明证。这叫邢夫人如何不再次心生愤懑与不甘呢?
民国间美孚行《红楼梦之大观园》广告画
她深知邢夫人派遣自己的任务和使命,送完绣春囊回去之后不久,再次返回王夫人处,无非是要来看事件进展,带有一定的督促和看戏意味。标致就是妖精,是妖精就会有绣春囊:这是王善保家的心中划的等式。因此她死命进谗晴雯,促使王夫人下了抄检令。2
综而思之,大抄检前荣府内部已经风波迭起,危机四伏:
陆子常绘《大观园精细全图》
奶奶少爷先后押当,内侍夫人相继讹钱;荣府下人藐视宁府主子,长房继室嫉恨掌权嫡媳;长房系统奶娘偷当,奶嫂赖账,丫鬟偷情;二房内部姨娘进谗,丫鬟告密,小厮放纵;仆妇聚赌吃酒,小姐冷眼旁观,少爷安富尊荣:这就是小说第七十一回至第七十四回前半所展示的贾府内部衰败、倾轧、混乱的现实情状。
民国间力士香皂红梦人物画《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由于抄检结果证明,绣春囊的主人正是长房庶女迎春的首席大丫鬟司棋;因此长房太太本欲等着看二房太太及年轻嫡媳的笑话,最后演变成将长房内部的笑话端给众人看。邢夫人就这样败在了她亲手开启的妯娌倾轧模式中,故事演变为事故。
《宝玉与晴雯》戏单
向以调唆邢夫人生事为务的王善保家的,并不放过调唆王夫人的机会,而后者盛怒之下失去常智,居然顺着这恶奴的思路往前走,叫来晴雯大声训斥,肆意羞辱,缘由仅仅是晴雯过于俊俏,有勾引宝玉的嫌疑和资本。
《红楼梦外编·司棋》
惜春大丫鬟入画被查出私自传递并收藏的银两及男子鞋袜,是为抄出迎春大丫鬟司棋收藏的情书与男子鞋袜等物做铺垫,盖因物品一来自亲哥哥,一来自情哥哥,犯禁等级明显升高。直至王善保家的因被众人嘲笑,羞惭自惩,司棋被人连夜看守,抄检风波才告停歇。3
“抄检”行动已按计划完成,对抄检目标所涉人和事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惜春态度坚决,让尤氏将入画带回宁府处置,打、杀、卖一概不管,不仅没有因为尤氏调解而宽容入画,反而说从此不再去到宁府,避免沾惹宁府内部的口舌是非。
《风雨大观园·司棋之死》剧照
入画与司棋之去,终究还只是铺垫。抄检大观园仿佛一场地震,震源本是司棋与绣春囊,震波所及,丫鬟主体结构发生断裂与位移,震中由缀锦楼迁移至怡红院。
《晴雯之死》戏单
前回实写司棋事发,带写晴雯抵触;此回却以司棋之去为引子,以淋漓笔墨,描绘晴雯招嫉致恨、受屈被撵的缘由及其过程。而恰是这一过程,对宝玉的情感与心理造成了破坏性的冲击,导致他呼号涕泣,写成绝才惊艳的《芙蓉女儿诔》。
戴敦邦绘《抄检大观园》
藉此而言,“抄检”关涉的事件因果、带动的人物命运,远远超出了绣春囊的意义范围。从第七十一回至第八十回,作者实际上写了三次抄检,因果相继,前后相属。
《学语文》2020年第5期封面
最后推荐两篇阅读文章:卜键:《是谁偷换了搜检的主题——关于“抄检大观园”的思考》,《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2辑;邓彤:《风起于青萍之末——<抄检大观园>叙事艺术摭谈》,《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2期。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