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奇人奇事:一首诗带来了艳遇,又写一首词险酿悲剧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漠    时间: 2020-10-24 14:53:22     标题: 奇人奇事:一首诗带来了艳遇,又写一首词险酿悲剧

奇人奇事:一首诗带来了艳遇,又写一首词险酿悲剧                                                         2020-10-24 16:45                    
            郑板桥在中了秀才以后,为了生计一度停止了科考,他想通过漫画来让妻子儿女们能过上小康生活。他在听取了好友程曰琯的建议,想去扬州发展。扬州在当时可是一个政治和经济较为繁荣的城市,他十年背井离乡,本希望能在扬州创出一番天地来,可是卖花的收入除了勉强支付自己的这个开销以外,给家中几乎没有带来什么改变。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观。

雍正九年,与他患难十六年的结发妻子徐氏突然病逝,这让还在扬州的郑板桥如晴天霹雳,非常悲痛。也正是这次家庭的突然变故,让他对自己前半生有了疑问,从而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新的定义,他觉得自己只有继续走科考之路,才能走出生活贫困的阴影。
于是,郑板桥毅然从扬州回到了兴化,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乡试。郑板桥可谓是大清的奇人了,他的功名跨越了大清的三个王朝。他有一方著名的印章,上面所刻着“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十二个字,其实也就是对其一生科考之路的一个记载。郑板桥在康熙朝考中了秀才,接下来他要参加的是雍正朝的乡试,也就是考取举人了。

雍正十年,郑板桥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赴南京参加乡试,果然一举高中,做上了举人老爷。“人怕出名猪怕壮”,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郑板桥以前以卖画为生,而画却无人要;当了举人老爷后,他的画却一夜之间“洛阳纸贵”,成了千金难求,就连他早年“北漂”时所作的诗《道情十首》,也是瞬时传遍了大江南北,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正是这《道情十首》给他带来了一场艳遇。
雍正十三年二月的一天早晨,这天郑板桥心情非常舒畅,他来到了扬州郊区的玉钩斜一带去踏青。过了玉钩斜树木渐渐变多,大约正值下午时分,郑板桥顿觉有点口渴。郑板桥很远就看到有一棵杏树,那花开得正盛,在树下面有一户人家,但是柴门半掩。郑板桥便走了过去,随手将柴门推开,想到这一个农户家讨一口热水喝。

这个时候一个老妇人很热情的迎了出来,把郑板桥让进了院内的一个茅草亭中,郑板桥在这个茅亭坐下以后,发现这个毛停正中间的墙上,竟然张挂着那自己写的诗。郑板桥非常奇怪,自己并不认识这家人啊?就随口问这个老妇人:“您认识这首词的主人吗?”老妇人面带愧色,对郑板桥说:“我只听说过郑板桥的大名,还没有见过本人。”郑板桥微笑着说在下就是郑板桥,没想到那老妇人一听到郑板桥三个字时,神情非常激动。他马上朝屋里边儿大喊:“女儿,郑板桥先生到咱们家来了!”那老妇人为什么这么激动啊?
原来这记人家本姓饶,这老妇人共生下了五个女儿,她的老伴儿早已去世。前四个女儿都已经出嫁了,只剩下了五姑娘留在身边,想给自己养老。这个饶五娘自幼就读书认字,特别喜欢郑板桥的诗词,可以说他就是进板桥的铁杆粉丝,没想到心中的偶像居然是不请自来。于是,大喜过望,希望郑板桥能给自己写下《道情十首》,这一年饶五娘刚刚是十七岁。

看着这么年轻貌美的一个女粉丝,郑板桥也是心花怒放,他笔走龙蛇,很快写完了《道情十首》。然后还意犹未尽,紧接着他又给这个饶五娘填了一首《西江月》。这首词写得缠绵悱恻,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意思了。
微雨晓风初歇,纱窗旭日才温;绣帏香梦半朦腾,窗外鹦哥未醒。蟹眼茶声静悄,虾须 影轻明;梅花老去杏去匀,夜夜胭脂怯冷。——郑板桥《西江月.板桥偶记》
在这首词中,郑板桥充满了对这个饶五娘的爱慕,老女人母女当然也是心领神会呀。所以这个老妇人就试探着问郑板桥,她说听说先生您夫人前几年去世了,要是您不嫌弃,就纳五娘为妾吧。郑板桥连忙说:“我一介寒士,不敢妄想。”老妇人又连忙说:“我没有什么奢求,只要给我养老送终就行。”

老妇人的真诚和饶五娘的美丽深深打动了这板桥镇,郑板桥合计了一下,就说道:“后年正好是大比之年,我要到北京去参加科考。如果我中了进士,我就立刻回来与五娘成亲。”就这样,郑板桥给老五娘填的这首西江月作为了一个定情礼物。没想到郑板桥这一走,就是三年有摇五音戏,可以说是差一点酿成了一场爱情的悲剧。
1735年8月,雍正皇帝突然暴毙驾崩,25岁的乾隆继承大位。年轻的乾隆皇帝胸怀远大,并没有因为雍正的死亡而中断科考,他决定如期在乾隆元年举行大考。郑板桥也如期参加,并一举中得了贡士,在殿试后郑板桥获得二甲进士,终于进入了仕途。然而,不幸的是在任职外放时,三甲的都当官了,却没有他这个二甲的份。他不甘心,决定留在北京继续想办法,后来仍然没有结果,便决定回扬州等待时机。可这一耽误却差点失去了一段姻缘,也险出人命。

郑板桥剧照
就在郑板桥走后的三年中,饶五娘家的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后来连田产都卖了,曾一度靠典当过日子。就在这个关键的关口,当地的一个富户看上了饶五娘,他那愿意出700两纹银,要纳饶五娘为妾。老妇人禁不住这个土豪三番五次的上门求婚,加上日子过得艰难,而且郑板桥也是杳无音信,所以他就有些心动了,但是五娘却是誓死不从。就在这个紧急关头啊,多亏了一个叫程羽宸的商人。这个程羽宸是慕名来扬州寻找郑板桥的,正好碰上了便出手相助。他代郑板桥出了500两纹银,作为聘礼赠给了老妇人,这样才算保住了这段传奇的婚姻。


作者: 文华    时间: 2020-11-11 03:18:45

好帖!学习!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