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道教典籍《道德经》是如今除《圣经》外,被世界各国翻译并发行最多的文化名著,其中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表明了所有事情都是从小做起慢慢积累的,比如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她就是用一针一线秀出了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蒙娜丽莎》,其效果如同照片!苏绣,在清朝时期就已经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最早发源于2000多年前的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一带,因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及绣工细致、色彩清雅、图案秀丽等特点而广受国内外人们的欢迎。2006年5月20日,为了保护苏绣这项民间传统美术技艺,使苏绣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国务院将其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苏绣各个流派的众多“名手”里面,苏绣才女姚惠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姚惠芬工作照
▲姚惠芬的苏绣作品
▲姚惠芬刺绣照
▲姚惠芬刺绣时照片
▲苏绣版《蒙娜丽莎》
▲姚惠芬传授苏绣技巧照片
清朝时期的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其诗作《新竹》中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表明了新竹能够长得比旧竹高是因为有老竹扶持,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长出时,曾经的新竹又会扶持它们,如此一来竹林就会变得郁郁葱葱。这正如苏绣的传承一样,姚惠芬从前辈手中接过技艺,又毫无保留地传给后辈,也正如中华文化代代相传一样!参考资料: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