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炮兵在操作92式步兵炮
92式步兵炮全高仅62厘米,因此极易隐藏。日军通常会利用这一特点将该炮隐蔽部署在距离阵地前沿很近的地方,运用直瞄射击的方式摧毁目标。尽管口径不大,炮弹初速也不快,但打击简易土木工事还是绰绰有余的。日军扫荡过后的村庄
在该地区坚持抗日的部队是新四军16旅,该旅是皖南事变后由新四军第2支队改编而成,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下辖46、48两个团。刘别生
日军进入伏击圈后,48团的两个营同时开火。日军和往常一样,在经历了片刻慌乱之后便组织反击,战斗相当激烈。我军迫击炮阵地
王必成立即命令部队冲锋,3营教导员郑大方冲在前面,率部同鬼子展开白刃格斗。60多个日军步兵抢占了杭村西南的一个小山包,结果大多被消灭。在追击逃敌的过程中,郑大方和另几名战士不幸中弹牺牲。6个日本炮兵走投无路,全部被击毙,那门步兵炮也就落到了48团的手中。抗战时期的王必成
新四军16旅的官兵以往从未近距离接触过这种炮,没一个人会操作,暂时还用不上。再说部队转战山地,带着大炮也实在不便,因此根据王必成的指示,将其拆解后埋在一个隐蔽的山沟里藏了起来,等彻底粉碎日军扫荡后再取出来。日军步兵炮在作战中
接到南京的命令,无计可施的日军送信给王必成,说是愿意用100挺轻、重机枪换回那门炮,其结果自然是碰了壁。华中派遣军将扫荡规模升级,拼凑大批日伪军浩浩荡荡向郎广山区进发,兴师动众七昼夜一无所得。抗日武装在攻打炮楼
对于装备相当简陋的新四军来说,拥有一门迫击炮,都可以看作是主力部队的标配,更何况是一门步兵炮了。从此,16旅成了新四军中一等一的主力,当地群众一看到他们,就会说:“有大炮的新四军来了”。志愿军使用的无后坐力炮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主力部队,基本上每个团有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步兵炮连,其中步兵炮的主战装备就是92式步兵炮,在以日式装备为主的38军中数量更多。在全面换装苏式装备后,步兵炮的直射功能被更加轻便的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代替,其曲射功能又比不上82毫米口径迫击炮,其历史使命也就自然完成了。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