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坦腹斋
先看一幅画
据记载,刘奎龄的绘画艺术
在研究宋院体画、元、明、
清诸名家巨匠的基础上,又广受并蓄;
学习西画画法、郎世宁画法
及日本竹内栖凤技法;
将西洋画以及日本绘画之色彩、透视比例
融合于中国传统工笔国画之中,
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刘奎龄的画
有别于传统的中国画,
倒近于岭南派,
但岭南派画洋味较明显,
而刘奎龄的画
从本质上看仍是传统的气息。
他的画最大特色就是:
以传统的水墨画勾写点染,
但加进了西洋画的透视、解剖法,造型严谨,
形神兼备,且有西洋画的色彩法,
故而画面上的物象更具体,
更丰富,更逼真,且有光感。
据说他画孔雀,对着孔雀的羽毛在画,
故而逼真又丰富多彩。
在当时,大多画家
以传统写意式的“四王”或“二石”式的山水
或八大、八怪式的花鸟鸣世,
很少有人能画造型严谨的飞禽走兽,
且借鉴西洋画法,
故而面目一新,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但当时,刘奎龄的画
遭到很多传统派画家的反对和讥笑,
可是后来证实了刘奎龄是成功的。
最难得的是,
刘奎龄画中有一股清气和新气,
这是绘画能进入艺术的根本因素。
尤其是”清气”,画上若无此“清气”,
但不可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粗俗”和“僵死”不能称为艺术。
还有很多人看了某画后说“没有感觉。”
主要就是画上缺少“清气”。
没有才气的画人画出来的画,
一是不生动,二是无清新之气。
这生动,可以因高人指点、自己的学习
(对理论的研究或对优秀作品的研究、觉悟)而达到,
当然也不易:这清气必来自修养和天赋,
否则,即使有大师指点,
加之画人终生练笔,也很难得到。
此部分节选自《浅谈刘奎龄绘画艺术风尚》,作者天津博物馆陈晨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