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在《饮酒》中所描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对农耕生活的描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农耕文明让人们可以自给自足,不必担心饥饿问题,那么,若是不种地又依靠什么生存呢?01 提起非洲,可能大多数人对它的第一反应就是穷、水资源匮乏等等景象。事实上,非洲的自然资源还是相当富饶的,那里的一切生命都极具生命力,而这样的条件下非洲的经济水平却依然停滞不前,甚至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但奇怪的是非洲人连饱肚都做不到,为啥还偷懒不务农种地?对此专家则表示:好好看看地上长了啥,你去了也一样。
▲非洲人照片
▲香肠树照片
▲非洲人摘香肠树果实
▲切开的香肠树果实
▲面包树果实
▲切开的面包树果实
《吕氏春秋》写道:“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诚然,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但是要知道这个资源库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仅仅依赖于自然的馈赠,而不动手创造,不劳而获是肯定不会让贫困的现状发生改变的,坐享其成肯定是不会让饥饿危机消失的。参考资料: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