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寻古柬埔寨——震撼之旅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9 13:13:54     标题: 寻古柬埔寨——震撼之旅

                 寻古柬埔寨——震撼之旅

      今年的冬天(2013.1月)格外冷。在这个数九寒天的隆冬,受朋友之邀,从像严冬一样沉寂的心境中脱出,来到初夏般温暖宜人的柬埔寨,可谓给无色的冷冬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走近柬埔寨

说起柬埔寨,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上小学的时候。

        记得那年夏天,柬埔寨王国首相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偕同夫人,要来我的家乡访问。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们,被安排担当夹道欢迎的任务。为此,每天都要进行彩排,手持花束,翩翩起舞。

    等到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来访的那一天,街道的两旁,挤满了夹道欢迎的人群。我们挥舞花束热情高呼:“热烈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热烈欢迎西哈努克亲王!”我们欢快起舞雀跃:“鲜花献给西哈努克亲王,鲜花献给西哈努克亲王!”西哈努克亲王和蔼亲切的笑容和夫人雍容高贵的气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亲王夫人的美丽优雅,让我这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羡慕不已。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西哈努克亲王也于去年十月在北京逝世。我带着四十多年前的记忆,走近柬埔寨,走进柬埔寨。


作者: 123    时间: 2014-1-9 18:10:46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1-10 07:42 编辑

提起柬埔寨就想起当年“热烈欢迎”的口号。现在更想多了解一些那里的情况。
作者: 潇洒    时间: 2014-1-9 22:06:54

当年西哈努克亲王来沈阳时,欢迎的口号是 热烈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热烈欢迎柬埔寨贵宾。西哈努克亲王万岁!毛主席万岁!西哈努克亲王由徐向前、和陈锡联陪同。我就在欢迎的队伍里。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4-1-10 04:54:55

你的腿脚挺勤,又跑到南亚了,静候下文。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0 08:26:01

123 发表于 2014-1-9 18:10
提起柬埔寨就想起当年“热烈欢迎”的口号。现在更想多了解一些那里的情况。

我力争把我感受到的都变成文字。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0 08:27:08

潇洒 发表于 2014-1-9 22:06
当年西哈努克亲王来沈阳时,欢迎的口号是 热烈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热烈欢迎柬埔寨贵宾。西哈努克亲王万岁!毛 ...

我在队伍里看到潇洒大哥了,只是年龄太小,没认出来。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0 08:27:41

浅草 发表于 2014-1-10 04:54
你的腿脚挺勤,又跑到南亚了,静候下文。

坐地日行八千里,人是活神仙。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0 08:27:48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1-10 08:28 编辑

              柬埔寨初印象
    我们的行程是从北京出发,在广州经停一小时,最终到达柬埔寨首都金边。
    在广州白云机场,从飞机上下来,再次进行了安检。又重新登机坐稳后,无意中发现,坐在我左手边的一位小伙子,是个汉语说得很流利的柬埔寨人。这让我一下子来了兴趣,缠住他天南海北的问个没完。
    我先是对他汉语的表达如此流利很好奇。小伙子告诉我,他是柬埔寨留学生,来到中国已经两年多,现在北京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原来如此。
    接下来,我问了他很多我感兴趣的柬埔寨事情。从他的嘴里,我了解到柬埔寨还是一个很贫穷的国家,老百姓收入还很低。但每家生育的孩子却不少。虽然柬埔寨经济还很落后,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但向上发展的势头很快。柬埔寨人喜欢中国,和中国人非常友好。西哈努克亲王受到国民最高的敬仰和爱戴。所以,亲王逝世后,将在本月底或下月初举行隆重的国葬。目前在金边的西哈努克皇宫周围,正在加紧进行葬礼的准备。
    闲聊使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飞机已开始慢慢下降。从飞机的舷窗望出去,我们这次旅游行程的第一目的地——金边,在朦胧的夜色中,已经隐约的呈现在眼前了。
    在夜色中鸟瞰一个城市,人们常用“灯火辉煌”一词来形容它的繁华。这的确是经验之谈。因为黑暗淹没了一切,遮住了视线,看不见高楼大厦,也看不见熙攘的人群和车流,只有通过如繁星般星罗棋布的灯光,来判定它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撒目望去,金边灯火的密度别说和大都市相比,就是和我们的中小城市相比,也稀疏了很多。“灯火不辉煌”——这一直感带来的对金边的初印象,显然印证了那个柬埔寨小伙子的话。
在后来的行程中,通过导游的介绍,我们才知道,柬埔寨是个能源非常匮乏的国家。生活用电的费用是我们的四倍,汽油价格每升相当于人民币十元钱,比我们的每升七元上下还要贵。这对于月平均收入不到人民币一千元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能源的使用当然是一种奢侈了。

作者: 123    时间: 2014-1-10 08:40:51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1-10 18:32 编辑

己得到了一些关于柬埔寨的新信息顿觉释然,待下文。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4-1-10 19:30:08

敬听下回分解。佛教是国教的柬埔寨“灯火不辉煌”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1 07:28:29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1-11 07:29 编辑

                震撼:红色高棉魔头——波布惨无人道的血腥杀戮

一提到柬埔寨旅游,马上令人想到的是闻名世界的奇观——吴哥窟。我们也是被吴哥窟的魅力所吸引,慕名而来。没有料到的是,来到柬埔寨,最先震撼我心灵的,不是举世闻名的吴哥窟,而是红色高棉魔头波布惨无人道的血腥杀戮。
金边旅游,第一站去的是“波布罪恶馆”。
波布,全名波尔布特。若说他是前柬埔寨总理、红色高棉总书记,倒不如说他是魔头,或者是变态杀人狂、魔鬼、法西斯更贴切。总而言之,只要参观完“波布罪恶馆”,那么,对波布的滔天罪恶以及令人发指的杀人手段,就难以用任何语言来形容。
“波布罪恶馆”以前是一所学校。1975年红色高棉占领金边后,把它变成了一所监狱。
从旅游大巴上下来,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靠近入口处空地上排成两排、涂成白色的十四口棺椁。导游告诉我们,棺内长眠的,是波布当年屠杀的两百多万人中最后十四个人。随后,在导游语气沉重的讲解中,一幕幕还没有褪去血腥味儿的阴森恐怖画面在我们面前展开:
曾经关押犯人的一个个监牢中,冰冷的铁床与手铐脚镣拴在一起,被囚禁的犯人不得发出一点响声,否则,就会招来一顿酷刑。举头望去,天花板上,犯人受刑时迸溅出的点点血迹仍在。墙上挂着的照片,显示着犯人惨死时还扭动的躯体。
从监牢中出来,在院子里看到三个大瓮。我好奇的问导游,这是做什么用的?导游说,这也是当初的刑具。将瓮内盛满粪尿,犯人被酷刑暴打后,再将头按入瓮中溺死。
接着,我们又来到以实物和图片展示的展馆。由于展示过于血腥和阴森恐怖,团队中一些女游客驻足不敢前行了。导游带着我们余下的人继续前往。
整个一面墙上,是死囚犯临死前被拍下的照片。有男人、女人,还有尚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胸前都别着一个牌子。仔细看去,那牌子并不是别在衣服上,而是用粗大的别针,深深的扎入肉里。令人头皮一阵发麻。再看他们死后的照片,表情极其痛苦不堪,有的还怒睁着双眼,诉说着对波布残暴的切齿之恨。
一个面庞清秀的妇女,怀里还抱着一个喂奶的孩子。一架钻骨取髓的机器毫不留情的、残忍的对着她的后头部。她的脑浆马上就要被取出,以供波布食用。
一个婴儿被抛向空中,刽子手准确的将他挑死。另一个婴儿则被刽子手用力抛向粗粗的树干撞死。
再向前看,是两个大大的玻璃橱柜。柜子里摆满了呲牙咧嘴的头骨骷髅和长长的大腿骨。让人不由得泛起一层鸡皮疙瘩。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一幅照片显示的,竟是用人的头骨和长骨拼成的一幅柬埔寨国家地图。
在给这些活生生的头颅照相之前,我双手合十,祈祷他们的生灵安息。我们的愤怒、惋惜和同情,但愿能略以告慰他们的在天冤魂。
从展馆出来,导游告诉我们:这里虽然白天人流络绎,但到了夜间,却一派死寂。人们之所以夜晚不敢来这里,是因为一入夜,每每便能听到冤魂们的哭声。导游还说,如果你们介意的话,就把相机里的照片删掉。因为他们也许会在照片中显灵。我毫不介意,并对身边的朋友说,他们是无辜的好人,他们的灵魂是不幸的冤魂。他们即使显灵,也不会伤害我们,只不过是想向世人诉说他们的不幸。
也许真是被导游的话所言中。当天晚上,夜半醒来,我仍然为波布惨无人道的残暴而愤怒,难以再入睡的时候,无意中似乎真的听到了窗外传来阵阵凄厉的哭声。



作者: 123    时间: 2014-1-11 08:51:33

骇人听闻
作者: 123    时间: 2014-1-11 11:12:58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1-12 07:52 编辑

柬埔寨是中国好邻邦其风土人情也令人着谜!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出行的人来说,看看网上的旅游文章也是一种享受。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2 08:38:39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1-12 08:39 编辑

           历史不要再重演
我对柬埔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段历史,除了几个重要人物的人名外,其余几乎一无所知。这次来柬埔寨旅游,金边的行程只有一天,时间匆忙,金边的导游没顾得上给我们多讲。还是后来在吴哥游的几天里,当地导游小陈,尽心尽力,使我们详细了解了那段历史的真实:
1970年,柬埔寨政坛人物郎诺趁西哈努克亲王出访之机,在美国支持下,发动了政变。西哈努克政府沦为流亡政府,西哈努克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他先后去了前苏联、法国,最后,还是中国接纳了他。我小时候记忆中的夹道欢迎西哈努克来访,正是西哈努克刚来到中国的时候。        
1975年,波尔布特发动红色高棉运动,推翻了郎诺政权。这一行动最初得到西哈努克亲王以及中国方面的支持,以为从此给柬埔寨人民带来了希望。不料,波布上台后,以乔森潘为傀儡总理,自己充当幕后人,软禁西哈努克亲王,干尽了伤天害理、祸国殃民的勾当。
波布谎称美国要轰炸金边,将金边原来的政府官员和断文识字的知识分子都赶到农村去种大米。不同的是,将以家庭为单位的基本社会结构打散,改为夫妻与子女分居。分别以男人帮、女人帮、儿童帮组成家庭结构。实行集体伙食。由开始的米饭,逐渐变成粥,最后是清汤寡水的稀粥。个人财产则全部归为公有。
公民的婚配没有自由,全部由组织指定。公民的言论没有自由。婚礼之后,还要派专人去窗下偷听。如果稍有牢骚不满,便会引来杀身之祸。
波布杀人是有选择性的。一是对他的政权构成威胁的原官员,二是有头脑、聪慧正直的知识分子。只要上了波布的杀人花名册,其亲属也一起逃脱不了同样的命运。柬埔寨有不少华人、华裔。由于华人天资聪明、勤劳努力,所以在柬华人多为优秀者。据说,当时有很多华人同遭杀害。听到这里,使我们这些中国游客,在同情柬埔寨人民的同时,又激起了一股民族仇恨的情绪。
波布杀人,常常是用哄骗的手段,把人带到“劳动”现场挖坑,将坑挖成后,再用锹、镐等工具将人打死、埋掉。波布还利用童军来监管、看押这些“囚犯”,以防他们逃跑或反抗。
由于有水平的正规医生都被免了职,或遭杀害。人们生了病,只得找半路出家的土医生来治病。他们不懂医,对所有的病人,无论什么病,一律使用黄连素。并将椰子水直接注入静脉,导致病人死亡。
…… ……。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沾满了血泪的历史,都是令人愤慨的历史,都是不堪回首的历史,都是烙上了人类耻辱印痕的历史。但愿这样的历史,永永远远都不要再重演,不要在已经文明化了的人类社会再一次出现。

作者: 123    时间: 2014-1-12 10:02:00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3 07:15:14

123 发表于 2014-1-12 10:02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真理!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3 07:15:29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1-13 07:17 编辑

          从金边到吴哥
从波布罪恶馆出来,我们去了位于独立广场中央的独立纪念碑。它是为纪念1953年11月9日柬普寨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完全独立而建。宽阔的广场,呈紫红色、如水塔状的纪念碑。换了环境,我的心情才渐渐从愤怒、压抑、悲戚中舒缓过来。
源于中国云南澜沧江的湄公河从金边市鱼贯而过。
下一个景点是西哈努克皇宫。进得宫来,冷眼一看,它与泰国大皇宫很有些相似,但没有泰国大皇宫那么气势恢宏。却是多了几座西哈努克家族的骨灰塔。听说西哈努克亲王的骨灰在国葬后也将安放于此。
匆匆结束了金边的旅程。我们开始赶往吴哥。由于没有高速公路,我们从金边到吴哥,乘坐旅游大巴,竟用去了六个小时。
我们此行柬埔寨游的重点——吴哥游,从此拉来序幕。

[attach]18762[/attach]

独立纪念碑

[attach]18761[/attach]
         国葬前
[attach]18763[/attach]
      西哈努克皇宫


作者: 123    时间: 2014-1-13 08:53:59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1-13 12:53 编辑

西哈努克亲王给我们这代人留下深深的印象!网上又看见了他的故居建筑,增加了对他的了解,甚好。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4 09:38:42

123 发表于 2014-1-13 08:53
西哈努克亲王给我们这代人留下深深的印象!网上又看见了他的故居建筑,增加了对他的了解,甚好。

谢谢光临,辛苦了。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4 09:38:48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1-14 09:39 编辑

                震撼:吴哥窟——柬埔寨的骄傲

这趟柬埔寨游,称为寻古之旅,并给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并没有一点夸张的成分。虽然来吴哥前,做了一些功课,大致了解了一下吴哥的概况,但真正亲临其境时,那种震撼和惊奇,却没有丝毫减弱,反而变得更加强烈。我想对还没有来过吴哥的朋友们说,如果你有寻古情结,想真实感受一下古人的聪明才智的话,那么,你一定要到吴哥来。
吴哥位于金边西北部的暹粒省境内。
吴哥游第一天,在去大吴哥的路上,导游小陈为我们讲解的开场白,首先就是向我们解释“吴哥窟”称呼的来历。小陈说,吴哥窟并不能望文生义的理解为石窟。“吴哥窟”的原意,是有寺庙的首都。因为它的中文发音和粤语很相近,所以,就把寺庙直接音译为“窟”了。这让我们一下子就把对吴哥窟是石窟的整体印象,变为寺庙的形象了。
其实,说是寺庙,又与我们见过的寺庙不同。它并不是中国传统寺庙那样的房屋式建筑。而是层层叠叠、有围墙、台基、台阶、塔楼,以及带四四方方窗棂小屋的综合体,大部分都是露天的。每一个寺庙,都是一个别具风格的建筑组群。
吴哥首先给人带来的震撼,是世界一大奇观。
说它奇,奇在它建筑的宏伟壮观。吴哥是世界第一大庙宇。寺庙即多又雄伟高大,建筑构造复杂而多层次、多样化。
说它奇,吴哥的所有寺庙,都是由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石块相叠垒砌而成。并且在石块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细腻的人物造型,有图像也有文字。以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发达水平,是用怎样的雕刻方式来完成这样复杂的工艺,至今仍然是个不能破解的谜。
说它奇,还由于它工程的浩大、费时。据说,从公元803年吴哥王朝建朝开始,到公元1431年王朝衰落,工程历经600多年。在吴哥方圆四十五平方公里之内,竟有大大小小的寺庙六百多个。
吴哥给人带来震撼的,还有古代柬埔寨人对宗教视为生命般神圣的信仰。在吴哥寺庙内,没有被供奉的神像和牌位。在吴哥王朝宗教统治的国家里,人们信奉的是以国王为神的人间神。据说,最初本来是信奉印度教的。但由于印度教的不平等。其信仰便从印度教过渡到主张众生人人平等的佛教。这在大、小吴哥不同的建筑风格上可窥见一斑。
还有,吴哥给人带来匪夷所思的,是在吴哥王朝灭亡后,竟被人们彻底遗忘。无人问津的静静沉睡了400多年。直到被一个法国人偶然发现,才得以重见天日。
在导游小陈尽心尽力的讲解下,我们按照大吴哥——圣剑寺————蟠蛇水池——周萨神庙——达高寺——塔普伦寺——女王宫——小吴哥——崩密列的行程顺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游览。


作者: 123    时间: 2014-1-14 17:04:07

好一个神奇的吴哥窟!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6 10:54:11

123 发表于 2014-1-14 17:04
好一个神奇的吴哥窟!

真的不可思议。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6 10:54:27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1-16 11:05 编辑

              大吴哥
大吴哥之所以称作“大”,并不是因为它的建筑大。它的建筑大小不及小吴哥。因为大吴哥占地面积大,除了以巴戎庙为主体建筑外,周围还有十二座同样用石头砌成的十二生肖和宽大的斗象台。据说,当年吴哥王朝时期,在大吴哥寺庙的周围,还建了很多木制房子,是专门供皇家和贵族居住的。这种人与寺庙共居的情形,在小吴哥是没有的。
巴戎庙是由一组49座小宝塔围绕中央尖塔构成的建筑群,每一座塔的四面都雕刻着巨大的佛像,被称为四面佛。佛像表情安详、慈善,面带微笑。被称为“高棉人的微笑”。从雕塑组群的佛像,我们就能判断出,它的建成应该是在王朝的后期,其信仰已由早期的印度教变成了佛教。
巴戎庙不远处的十二生肖塔,据说是用来测谎的。是王公贵族用来整治臣民的。可惜现在已经分辨不出十二生肖的模样。
斗象台面对一个宽阔的广场。据说是当年国王观看斗象表演和举行国事的地方。我听说过,亚洲象大部分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大象即是人们的交通工具,也是战场上的坐骑,就像中国古代的战马一样。我们从吴哥游开始,乘坐的旅游大巴就换成了中巴。原因是,吴哥王朝当初修建吴哥城门的时候,只有骑象能通过那么宽窄。每当车子通过时,司机师傅都要小心翼翼,与那窄窄的象门擦肩而过。国王缺少一个长远规划,他万万没有想到,后人竟发明了汽车,而且大批的游客乘着大型旅游车,络绎不绝的前来观赏他的王国、他开创的江山。
圣剑寺
圣剑寺呈十字型建筑,四条长廊通向寺庙的中央。据说是国王为自己的父亲建造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象征男性性器的石器。听说有祈福生子的灵验,几个年轻女性红着脸,在大家的嬉笑声中,用手抚摸了好几下。
蟠蛇水池
据说是吴哥王朝时的医院,后来成为祭司为人治病的地方。用蟠蛇水池的圣水,可以洗去人们身上的一切病痛。可能是旱季的缘故,我们看到水池的水并不多,也很浑浊。一个光腚的小男孩,正在水池中让妈妈洗澡。这样的地方很难与想象中的圣水联系起来。
周萨神庙
周萨神庙与大小吴哥相比,就是一座很小又很普通的庙宇了。只是由中国政府投资一千多万元,历时十年进行了修复,才使我记住了这座寺庙的名字。
达高寺
达高寺又名茶胶寺。原本是国王为自己兴建的葬庙。有趣的是,在建造途中,遭到雷劈。国王认为是惹怒了天神,就不敢再建。达高寺便成了一件半成品,上部的石块光秃秃的,没有任何雕刻。看来人间神还是怕天神。从这座未完成的建筑,可窥视吴哥建筑神秘之一斑:首先用石块筑起整座建筑,然后再在墙壁表面雕刻佛像、浮雕。
达高寺被破坏得很严重,进得院来,到处都可见散在的石块。从入口处竖立的木牌上的文字,看到也是由中国政府帮助修建的。
达高寺的石阶很陡,要爬上去甚至需要手脚并用。导游在我们进入之前,再三嘱咐我们要注意安全,不要爬得太高。见到此情此景,同行的队友们有一半望而生畏了。我说了一句:一生只来一次,不能不爬。这句话带动起几个人来,我们就一直爬到了顶端。
塔普伦寺
在去塔普伦寺的路上,导游告诉我们:塔普伦寺的一个最大看点,是树抱石的自然奇观。有一种叫做金银树的树木,树干笔直高大,生长速度快,树根也十分粗大。在塔普伦寺,我们能看到百年老树缠绕千年奇石的壮观奇景。想到在这次人文性旅游的同时,还能看到奇特的自然景观,我的好奇心又被撩拨起来,内心增加了几分焦灼的期待。
塔普伦寺终于到了。在大门口,果然看到一侧城墙上长有一棵高大的树,树根宽大扁阔,如同水泥筑就。举头望去,树干直挺挺的,远远的伸展向天空。在树干的尽头,才看到细细的枝干如同女人的丝丝卷发,弯曲着蔓向四周。枝条上没有树叶,像是枯枝。再正面望去,从寺庙后面站起来的几棵金银树,下半身隐藏不见,略显单薄的上半身,果然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着金银色的光辉,仿佛是被人工涂上的涂料。
进得院内,震撼人心的奇观才真正出现:高大的树干笔直的伸向天空,树干下延续的树根被分成一股又一股,又相互纠结着,沿城墙垂直而下,好像一幅从天而降的瀑布;又一组镜头,巨大的树根交织盘结着,咋一看,如同一条巨大的蟒蛇,蜷缩着身体,向前匍行;最不可思议的,是几条树根不仅缠绕着城墙,而且似乎完全与城墙融为一体。彼此相拥,那么坚定。彼此相抱,密不可分。
我的内心完全被不可思议的自然所感动,一声感叹之后,情不自禁的对身边的同伴说:“你说,我们能不敬畏自然吗?”前面的一位中国年轻女游客,听到我的话,回过头来,连声附和:“对,对,你说的太对了!”
从塔普伦寺出来,吴哥游第一天的行程便告结束。塔普伦寺树抱石的自然奇观,为我们这一天的游览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回去的路上,导游告诉我们:自1431年迁都金边后,就是这种参天大树和热带雨林把吴哥完全淹没了。淹没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直到1858年,一位法国探险家无意中看到一本中国人写的《真腊风土记》,其中详细描写了吴哥王朝的文化和地理位置。于是就前来寻找。有人劝阻说,此地有瘴气,不可入内。但这位法国人不信邪,一边砍伐着茂密的森林一边前行,终于见到几座吴哥尖塔。不曾想,却被蚊虫叮咬,患上革登热——一种烈性传染病,最终失去了性命。可以说,这位伟大的探险家为吴哥遗址的发现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但1863年,柬埔寨成为法国殖民地后,吴哥的很多宝物却流失到法国卢浮宫。

[attach]18886[/attach]
    大吴哥全景
[attach]18885[/attach]
   高棉人的微笑


[attach]18887[/attach]
       在周萨神庙
[attach]18888[/attach]
       塔普伦寺的树抱石
[attach]18889[/attach]
  盘根错节的树根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7 09:11:52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1-17 09:23 编辑

               女王宫
吴哥游第二天,我们先去了女王宫。也许身为女人的缘故,女王宫是我在吴哥建筑中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称为“女王宫”,其意并不是女王的居所,而是因为这里的雕刻太过精美,不像出于男性之手而被猜想为女红,因此得名。
女王宫采用方形及长方形的层层城廓式规划,其建筑颜色与众不同,呈朱色。进得门来,仿佛进入了一个洋溢着浓浓柔情的粉色世界。甚至能让你嗅到女人身上特有的一种芬芳。整个建筑小巧玲珑,像个娇小乖巧的女人。每一块石头都精雕细琢,浮雕的玲珑剔透,细腻别致,浓缩了世界上最精湛艺术的精华,又如同一位精致高雅的贵妇人。我又一次被感动。被这入细入微、一丝不苟、巧夺天工的神工巧匠不可思议的高超艺术所感动。智慧的高棉人,伟大的女性!
在女王宫景区内,还看到由当地人组成的一支小小的乐队。他们是宣传和平、反对地雷战的志愿者,在组织募捐。后来,从导游嘴里我才知道,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柬越战争期间,双方都在柬埔寨埋下了很多地雷。甚至埋下的地雷比柬埔寨的总人口还多。这些地雷给柬埔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很多无辜的贫民和儿童死于地雷。现在在偏远的地区,还有为数不多的地雷没有被排除干净。听到这里,我内心掠过一丝恐惧:我们游览的景区可别遇上地雷。仔细想想,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吴哥旅游区又不是刚刚开发,在这游人如此密度的地区,若真有地雷的话,也不会有机遇轮到我们的头上。


         小吴哥
小吴哥是吴哥古迹中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筑。城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环绕。据说有将近二百米宽,五六公里长。穿过第一道城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令人眼熟的三个尖塔。原来它是柬埔寨国旗上的图案。这些天没少看到各处悬挂的柬埔寨国旗,所以,进到小吴哥内,便一眼认出了它。这样,便理解了导游所说的小吴哥是柬埔寨国家象征的意义。
小吴哥的恢弘、大气,建筑工艺之复杂,是其他寺庙不可比拟的。小吴哥寺全部由巨石所砌。在巨大的石块之间,没有使用任何黏合剂,全部靠石块的重量和形状的吻合,就将它们垒砌起来。我们看到,石块之间的对合几乎天衣无缝,仅仅可见一条细细的线。同团队里有一位从事建筑行业的老教授,说这种石块的切割和组合工艺,其难度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要登上小吴哥上面的城楼,需要攀登很高的台阶。正面的台阶,是当初供国王使用的,平缓而安全。而两侧供大臣们使用的台阶,却陡滑而险要,只能手脚并用地爬。我想,这足以印证小吴哥是吴哥王朝早期的建筑作品,印度教不平等的等级观念在此可见一斑。由于以前的台阶没有扶手,1973年曾有一名法国女游客,穿着长裙,不慎失足跌落而死。她的丈夫便捐资在台阶一侧修了扶手,以免悲剧重演。从此这一侧阶梯也被称作“爱情阶梯”。我们沿着“爱情阶梯”向上,在感激那位法国丈夫的同时,也祝愿他的夫人在天堂安好。
落日余晖斜照在小吴哥尖塔的那一刻,是最美的。收到相机里的建筑组群,仿佛全被涂上了一层古典的金黄色。再加上护城河映出的美轮美奂的倒影,几乎让人陶醉在仙境中,迷倒在美色里。在饱饱的收尽天下美景后,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吴哥游第二天,又是带着深深的满足结束。
[attach]18922[/attach]
     女王宫

[attach]18923[/attach]
          女王宫
[attach]18926[/attach]
       小吴哥全景
[attach]18924[/attach]
       夕阳下的小吴哥
[attach]18925[/attach]
    护城河前留影

作者: 123    时间: 2014-1-17 18:10:56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1-18 06:32 编辑

身行万里半天下;常上高楼看远山。对热爱旅游的人来说旅游是件愉快的事,我们这些走不出去的人读游记后对柬埔寨有了新的认象新的了解,令人高兴。作为受益人给作者道声谢!并静待下文。
作者: 潇洒    时间: 2014-1-17 19:07:40

大道本无边 发表于 2014-1-17 09:11
女王宫
吴哥游第二天,我们先去了女王宫。也许身为女人的缘故,女王宫是我在吴哥建筑中最喜 ...

欣赏了 !旅游的游点和景观都很好!游记写的更好!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8 10:44:12

123 发表于 2014-1-17 18:10
身行万里半天下;常上高楼看远山。对热爱旅游的人来说旅游是件愉快的事,我们这些走不出去的人读游记后对柬 ...

是的。旅游是件非常高兴的事。但回味性的游记,对我自己也是又一次心灵之旅。谢谢大家的鼓励。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8 10:45:07

潇洒 发表于 2014-1-17 19:07
欣赏了 !旅游的游点和景观都很好!游记写的更好!

是的,有好景点才有感受,有感受才有表达。谢谢光临。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8 10:45:14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1-18 10:47 编辑

                 崩密列
崩密列是我们吴哥游的最后一个寺庙了。崩密列、崩密列,多么古怪的名字!单是这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就给我们带来一种土崩瓦解的感觉。它是这次吴哥游的一个自费景点。行程上说,这是一个具有探险意义的景点。导游说,这是一座被破坏了的寺庙。由于它的与众不同,我们便怀着期待出发了。
崩密列所在位置有点偏僻,我们乘车用去了一个多小时。
下车来看,周围的自然环境不错,绿树成荫,荷花满塘,高大的椰子树傲立着,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寺庙的深处。
入口处,显示着柬埔寨独特文化的石雕七头蛇和五头蛇,蛇头还算完整。但延伸到寺庙中去的道路两旁的石阶却开始零乱。待接近寺庙,一幅几乎完全坍塌得看不出原貌的场景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惊得我目瞪口呆。我脑海中,先是出现了中国的圆明园,然后就是在电视画面上看到过的、破坏性大地震之后的满目瓦砾。崩密列、崩密列,果然到处是崩溃得不成样子的一排排、一列列紧密堆积在一起的破烂石块。在七零八碎的石堆中,沿着人工搭建的木桥向里走,从没有倒塌的残墙断壁中,依稀还能分辨出原来的风貌,确实如导游所说,是一座小吴哥式的寺庙。
如同走在地震后的废墟中。我好奇的问导游,崩密列是被谁破坏成这样的呢?导游说,因为吴哥王朝一个国王的骨灰曾安放在这里。在后来的高棉与暹罗战争中,遭到暹罗人的报复,是被暹罗人破坏的。我不懂柬埔寨的历史,从导游那里略知一二:原来吴哥王朝时期,柬埔寨国土面积很大。吴哥王朝没落后,分裂成柬埔寨、老挝、暹罗三个国家。后来暹罗改称现在的泰国。从导游的口气里能察觉到,即使现在,柬埔寨和泰国的关系也很微妙。我听说过近年来柬泰边境还时有摩擦。
导游又说,柬埔寨政府也曾有过修复崩密列的念头。但实在是耗时耗财巨大,单是修复时间至少需要五十年。是啊,要把这些已经零散不堪的石块,像拼图一样恢复到建筑的原状原位,实在是太难了。拼图还有模板作参照,拼这些石块没有任何模板,完全要靠猜测和想象。其实,若抛开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历史纠葛和战争,单纯从审美的意义上讲,这里倒是很有一种值得玩味的破坏之美。如果真的修复了原状,成为第二个小吴哥,我们还有再来这里的必要吗?
从崩密列出来,我们这次吴哥游进入尾声。

[attach]18945[/attach]
      入口处的蛇头
[attach]18947[/attach]
   崩密列
[attach]18946[/attach]
  崩密列

作者: 123    时间: 2014-1-18 15:27:44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1-18 17:13 编辑

景点介绍的好,作者精辟的见解也让人信服。好贴!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1-19 08:08:39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1-19 08:09 编辑

              尚未脱贫的柬埔寨人民
来柬埔寨之前,知道柬埔寨尚未脱贫,担心会挨饿,特意从家里带上了糖果和压缩饼干。没有想到,食宿条件出乎意料的好。看来,柬埔寨也是个礼仪之邦,对远来的客人充满了热情和诚意。不过,这些食品也没有白带,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在金边,虽然没有感觉到大城市的灯火辉煌,但视野所及,倒还算说得过去。从金边到吴哥,用时六个多小时,一路走一路看,越走越看,心情越沉重和凄凉。到处是破旧不堪的高脚木屋,那木屋破得就像我们家乡农村堆放破烂的偏房。起初,我没认为那是民居。等看到它们成群成片连成一体,周围聚集着一伙又一伙赤裸着上身的当地人时,我才确认了那真的是民居。
在吴哥的那几天,只要我们一下旅游车,马上就会有成群的孩子围上来乞讨。还有很多七、八岁的孩子,挎着篮子,里面装着粗糙的纪念品,追着你买,口中操着很熟练的中文:“姐姐漂亮,不买不漂亮。”这些孩子又黑又瘦,脸上脏兮兮的,穿着的衣服也是脏兮兮的。让人看了又爱怜又心酸。多亏从家里带的糖果解了围。每人送他们一颗糖,就会满足的离开,不再纠缠你。
我有些不解的问导游,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景区,旅游产业为什么不能使当地人摆脱贫困?导游说,由于气候的原因,吴哥的旅游旺季一年只有四个月。加上在吴哥做生意的,大都是外人。当地人只不过充当廉价的劳动力而已。
导游还告诉我们,在1953年——1970年期间,柬埔寨人的生活是最幸福,最满足的。那时,路不拾遗,人们生活安定、太平。是后来的战争和内乱,让柬埔寨陷入严重贫困之中。
用我的眼光看去,除了这个原因,柬埔寨的贫困还和过度修建寺庙有关。据说,当年吴哥王朝的灭亡,就是由于修建了过多的寺庙,严重衰减了国家的财力,使经济崩溃造成的。我们所到之处,与简陋破旧的民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到处可见金碧辉煌的现代新式寺庙。这种强烈的反差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宗教至上的民族,是以精神崇拜为生的民族。当年吴哥王朝如此,现代寺庙的修建也是如此。想到这里,我心中突然涌出一股不可名状的悲哀。
最后游览的洞里萨湖,使我被贫困所笼罩的悲哀情绪达到极致。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第一大淡水湖。这里生活着越南内战期间逃亡到这里的越南难民——水上人家。湖水混浊污黄,人们饮水于此,生活用水来自于此,最后,人体废物和生活废物也都排泄于此。到处是腥臭的气味,到处是不堪入目的腐烂垃圾,到处是蓬头垢面的人们。想到他们就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一辈子时,我突然感到一阵窒息。同是人类,生存的环境竟是这样天壤之别。
不管怎么,现在的柬埔寨,经济正在上升发展时期。——来柬埔寨乘飞机时,我身旁那个柬埔寨小伙子的话又在我的耳畔响起。这给我悲哀的情绪带来不少安慰。
柬埔寨不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聪明智慧的柬埔寨人,能创造出举世闻名的吴哥奇迹,也一定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让百姓早日过上富饶而幸福的生活。我相信这一点。

尾声
柬埔寨之旅结束了。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如同读书,读一本大自然的书,读一本人文文化的书。旅游,不仅能实地感受当地的人文和自然,还能学到很多知识,开阔人的视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修养。
人在旅途。走在路上的感觉真好。即使身体不能每天都走在路上,也要让自己的心每天都走在路上,永远充满对新事物的探索和追求。我要这样一直走下去。

作者: 123    时间: 2014-1-20 22:31:58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1-20 22:34 编辑

写的好!作者不是在旅游更象是在调研在考察,所以不仅写出风景名胜也写出了亲身感受到的社会现实情况。读之受益非浅。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