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帝范:李世民写给太子的信,堪称管理学经典,最重要的是这个! [打印本页]

作者: 凌云    时间: 2021-1-3 09:45:58     标题: 帝范:李世民写给太子的信,堪称管理学经典,最重要的是这个!

帝范:李世民写给太子的信,堪称管理学经典,最重要的是这个!                                                         2020-12-29 19:59                    

  公元648年(贞观22年),唐太宗李世民50岁了,他选定的太子李治20岁。
那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不高,不知道唐太宗本人是不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其实他已经算得上是垂老之年了。
为了能够将自己亲手缔造的已经承平日久的大唐盛世传承下去,他必须要培养好自己的接班人。于是李世民亲自书写了给太子李治的一封信:《帝范》,在信中他全面而细致地总结了自己多年的修身、治国概要,教导太子吸取自己的教训,避免再犯自己的错误,勉励他继续沿着自己创造的成功之路走下去。
虽然历经千年,《帝范》一文曾经多有遗失,所幸16世纪时,这一文本终于辗转经由日本又传回国内。时至今日,细读其中的字句,仍然十分具有先瞻性和教育意义。

《帝范序》,网络图

与其说《帝范》是一封家书,倒不如说它是一部综合管理学、执政思想及道德修养多方面的经典之作。
首先强调的还是修身
和当代从西方引进的管理理念多强调利用外部资源不同,李世民的执政思想更多的是儒道思想内涵,更倾向于内求于心,还没有谈到应用外部资源时,先强调的是内求于己,即先做好自身各方面的建设,很有些“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思:
《帝范》一共12部分,提到自身建设的就有4部分:君体、诫盈、崇俭和务农。
作为一国之君,在《帝范·君体第一》中,李世民首先就强调正己的重要性和执行标准:为君者应当如山岳一般高峻,如日月一样贞明,志向远大,心思平正,既具备威德,又要仁慈厚道。
李世民是马上得天下,但他深知绝不能再马上治天下,更深知聚拢和任用贤才的重要性。

唐太宗像,网络图

早在即位之前,李世民就非常善于吸纳人才,文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他府上的“十八学士”名气很大,为世人羡慕而传诵。武将方面,他有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这些人勇猛无敌,最重要的是甘心为他赴汤蹈火。正是这些文才武将构成了他初期的核心管理团队,并在他走向宝座的路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要构建一支能够完全服从自己的能人队伍,自己当然首先要具备过人之处。李世民的文治武功青史留名,但是,如果他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又怎么可能让众人心服口服呢?
俭以养性
在《帝范·诫盈第七》中,李世民训导孩子要“俭以养性,静以修身”,这是历来被无数成功人士推崇并亲身加以实行的,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曾经以此告诫过自己的孩子。
李世民出身关陇世家,家族显赫,但是他深谙“俭以养性”的道理:在反隋之初,当他带兵攻克洛阳城时,看到无比豪华的隋朝宫殿,他不仅没有兴冲冲地占为己有,反倒对手下人训诫提醒道:“这样的奢华正是隋朝灭亡的根源,我们一定要以此为戒!”

步辇图,源于网络

坐拥天下之后,李世民仍然大力提倡“戒奢从俭”,坚持节俭持身。由于身体原因,李世民不适宜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当时就有人提议给他在高地建设一座寝宫,身为一代天子,他竟然因为太过浪费而拒绝了。后来虽然大臣多次请求敕建,他仍然没有同意。
君主如此节俭,原本就信奉儒道之学以修身的臣子们更是群起而仿效:贞观初期的宰相戴胄追随李世民达10年之久,他一向提倡节俭并身体力行,为官多年却少有积蓄,居住的房屋非常简陋。
一代名臣魏徵同样如此,家无正堂,死后仅仅以布车装载着灵柩送葬,一点豪华的装饰都没有。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李世民正是以前朝奢侈导致败亡的教训,来时刻警示自己以及群臣的行为,从而上行下效,朝廷上下节俭淳朴成风,却为当时百姓创造了繁荣昌盛的社会安定环境。
静以修身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说“清静以为天下正”,强调只有心境保持清静才可以战胜喧嚣、繁杂的外部环境,李世民显然深谙此理。
虽然自少年时代就征战沙场,但是李世民更明白诗书怡养身心的重要性:他酷爱书法,一手隶书字体写得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王羲之的草书,也曾经给群臣出示过自己写的草书屏风,字体结构洒脱,笔力遒劲,被当时的书法大家所称赞。

李世民能诗善文,从他的《帝范》一文中就可以领略到他的文体风格,引经据典,论证充分,文词清丽,既有思想性,又有说服力,还十分具备语言的美感。而这些,必然来自他丰富的阅读经历和创作经验。
书法、读书都是非心静不能做的事,李世民对此颇有心得,曾经和大臣们分享他的书法经验说:“写书法不能急,平时既要多留心,也要重在能够经常坚持,不能轻易放弃。这些技艺都是不可能学不会的,怕的就是自己心生懈怠,不能够持久努力。”
极具雄才大略的一代仁君,在戎马倥偬、政务繁忙之时,尚且能够于忙碌间隙静下心来练习书法这样的事,在放下刀枪、执起笔杆的那一刻,他的心中一定静极。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对于一代伟大君王同样如此。
而唯有心中静了,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而明智的抉择。
不止于务农
在《帝范·务农第十》中,李世民强调“食为人天,农为政本”,在那个农耕社会,他意识到农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农本,因此不仅自己执政之时大力发展农耕,更将这一思想传递给自己的继位者。
在唐太宗的另一篇《诫皇属》中,他对孩子们的教育更为细致,训导他们:“每餐一食,则念耕夫”,正所谓饮水思源,不能因为自己地位高、权势重,就忘记人身之根本。

所以这并不仅仅是重视或者发展农业的问题,更多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身修持:不忘根本,方能走得平稳。
注重哪怕一餐一饭,小事从来都不小。从细微之处着手,可以培养人的良好品格,也能成就不朽基业。
如山岳一般高峻,如日月一样贞明,志向远大而又心思平正,既具备威德又仁慈厚道的一代伟大君主,正是这样培养造就的吧?
而这样的修身养性,又何尝不是现在的我们也可以做到的呢?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