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铁马蒙毡,笛里番腔,街头戏鼓,暗指临安陷落,元人铁骑横行江南。宋王朝实际上已经灭亡,但抗元斗争仍在进行,陆秀夫、文天祥、陈宜中等人先后拥立宋恭帝的兄弟即位,继续在东南一带维持着宋朝最后的复国希望。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刘辰翁当年读过李清照的这首词后,深有感触。三年后,刘辰翁以李清照的身世口吻填了一首《永遇乐·璧月初晴》,并且作了一个小序: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乙亥上元:指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的元宵节,第二年临安陷落。三年后,即端宗景炎三年(1278年)的又一个元宵节。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宣和旧日,尚可“临安南渡”,如今却“江南无路”。
刘辰翁作宝鼎现词,时为大德元年,自题曰丁酉元夕,亦义熙旧人只书甲子之意。其词有云:"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又云:"肠断竹马儿童,空见三千乐指。"又云:"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反反覆覆,字字悲咽,孤竹彭泽之流。这首《宝鼎现·春月》作于元朝的大德元年(1297年),但是他却自题为“丁酉元夕”。就如同陶渊明只肯用东晋的年号(义熙是东晋年号),而不肯用刘宋的年号一样。刘辰翁这样写暗示自己不承认元朝的统治。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第一段回忆北宋都城汴京元宵盛况,第二段写南宋都城临安的元宵,西湖的歌舞升平让宋人渐渐修复了靖康之变的痛苦。
故苑空亭,春江逝水,落絮成萍。拍手浮沉,当时感慨,此刻心情。 东风吹散还生。梦醒后,樽前忍听。一曲阳关,梅花三弄,玉笛飞声。@老街味道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