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师拥挤在临津江南岸约20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遭敌炮兵的火力突击,伤亡很大,现在想来,依然是十分痛心的。”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史中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军虽然给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以重大杀伤,但我方的损失也是令人扼腕伤心的。其中,我19兵团在突破临津江的战斗中,尤其令人痛心。权威战史更是为此定性:一次血的教训。
“他们(联合国军)有多少兵?加上李承晚的伪军,还抵不上咱们的一个军区,不够咱一个淮海战役打的!我看把美国鬼子赶下海不成问题,朝鲜有多大个地方?在三八线撒泡尿就能滋到釜山去。”与此同时,第一批入朝的老部队还给后来的部队介绍经验,说美国人的防御是鸡蛋壳,表皮硬,里面都是空的,一戳就破。
“虽胜利完成第一步渡江任务,但断敌退路尚远,望各部今晚必须排除一切困难,插议政府,占领预定目标。”由于久攻不下,64军不得不于当日18时投入预备队190师。但是血战到第二天凌晨4点40分,190师也受阻于麻山里、东文里一线,未能突破敌军阵地。仅有一个营和一个侦查支队穿插到议政府地区,但是主力部队却迟迟无法接应。
“我军主力已停于江南狭小背水地区,如不坚决攻击等于死亡……六十四军各师如不猛插进到目的地完成战役任务,会遭到革命纪律的制裁。”杨得志的措辞之所以如此严厉,是因为他关心着战士,担心着他们的安危,希望他们能死里求生,从敌人炮火中杀开一条血路。然而可惜的是,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武器装备差距过于悬殊,也很难取得战争的胜利。而革命纪律制裁,也绝不会让敌人的炮火减弱哪怕一分。
“在战线前方特别是汉城北侧和沿北汉江一带,估计有大约几万具中朝军队的尸体悲惨地横卧在那里。”此战中,64军、65军伤亡惨重,我所查阅的所有军史,都没有披露此战详细的伤亡人数,都只是用了“伤亡惨重”“重大牺牲”等字眼。而国防大学徐焰教授认为,我军在临津江伤亡一万多人,这是多么惨痛的损失啊!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