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天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遂之长途,白既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这就是李白的那篇自荐信——《上安州裴长史书》。但是,最终也没能打动这位长史大人。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
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诗中的“楚水”、“黄河”,既有实写夫妻二人一在黄河之滨的洛阳,一再楚水之畔的安陆路,也有泛指,言其相隔遥远。“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两地相思,如同日夜浩荡奔流的楚水、黄河,直奔沧海不回头。“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相聚无望的痴情诗人,只有将一点相思泪寄回给远方的如花娇妻。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
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李白诗“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朝共琅玕之绮食,暮宿鸳鸯之锦衾”,已极淫媟矣。至云“秋草秋蝶飞,相思愁落晖。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若比等类,又可谓不可道者也,其何以示子孙?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