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天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遂之长途,白既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这就是李白的那篇自荐信——《上安州裴长史书》。但是,最终也没能打动这位长史大人。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鲁缟”,鲁地生产的丝织品。“月氏”即月支,汉时西域国名,故地在今甘肃西部。这首诗的“咏物对象”是以月支文写在洁白鲁缟上的书信,行数虽然不多,字字句句意切情真。隔着千万里的相思,一字值千金。诗的前半部分写男子在异乡对妻子的怀念,后半部分拟想其妻收悉书信后相思倍增情怀,并以“千里同此心”展现心心相印之爱恋,非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远别思亲之情。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
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诗中的“楚水”、“黄河”,既有实写夫妻二人一在黄河之滨的洛阳,一再楚水之畔的安陆路,也有泛指,言其相隔遥远。“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两地相思,如同日夜浩荡奔流的楚水、黄河,直奔沧海不回头。“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相聚无望的痴情诗人,只有将一点相思泪寄回给远方的如花娇妻。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
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舂陵”,汉县名,故城在唐随州枣阳县(今湖北枣阳),与“汉江岛”遥遥相对,在此代指许氏与诗人的两地分离与相思。这首诗是以许氏之名回赠给远方诗人的,许氏在诗中回忆了与诗人的云雨之欢,并期待着下次重逢——“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这种急迫的心情,被李白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诗“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朝共琅玕之绮食,暮宿鸳鸯之锦衾”,已极淫媟矣。至云“秋草秋蝶飞,相思愁落晖。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若比等类,又可谓不可道者也,其何以示子孙?这样的表白,不真无法与子孙一同分享的。只是,李白是性情中人,作此情语,是心性使然,作为读者,大可不必苛求其含蓄隐美。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