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是很凶恶的敌人,他是我们华野的死对头。他是皖南事变的刽子手,我们有多少先烈倒在了他的屠刀下。他对山东、苏北人民也欠下了累累血债。同志们呐!千万死难烈士沉冤等待我们去洗雪。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想起来,心里就如刀绞,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歼灭黄百韬,我们就给淮海大战的全局争取了主动权!”粟裕的声音刚落,战士们便热血沸腾地喊道:“消灭黄百韬,报皖南之仇!向黄百韬讨还血债!”
“敌野战阵地以各集团房屋为基点构成支撑点,每个支撑点采取子母堡式交通壕散兵坑,散兵壕内外相连,并将各村庄之间空地普遍修筑野堡式的阵地,形成犬牙交错、纵横贯通的野战阵地。”而光在碾庄正面,不过200米宽,而黄百韬整整在这里布置了40挺机枪。这注定是一场尸山血海的硬仗。
“火力猛烈,炮火连天,火药味辛辣刺鼻。房屋着火,墙壁倒塌,犹如天崩地裂一般!”黄百韬兵团的7万大军挤在小小的碾庄里,根本无处可躲,他们精心修建的防御工事,均在重磅炮弹的轰击下被粉碎。仅在当天,44军的抵抗便被完全粉碎,军长王泽浚成为俘虏,赵壁光率领残部千余人投诚。此时黄百韬手下,仅有25军以及64军残部仍在顽抗。
“我年纪大了,身体多病,做俘虏我也走不动,而且很难为情,不如战死,让别人知道还有忠心耿耿的国民党人。”11月22日下午,黄百韬退至吴庄。由于“吴庄”和“吾葬”的名字相同,因此黄百韬绝望地说:“这就是我的葬身之地了。”最终,黄百韬用自己的手枪自尽,而随他一起突围的杨廷宴则趁乱将他的尸体埋了。皖南事变的血债,终于偿还。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