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揭秘!“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背后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1-3-5 11:58:31     标题: 揭秘!“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背后的故事

                        揭秘!“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背后的故事                                                         2021-03-04 23:14                    

                          

许多人知道,1963年的3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成为家喻户晓的平民英雄。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背后,竟然还有一段和杭州的渊源——

其实,毛主席的题词并非是在当年的3月5日,而是在2月22日;更鲜为人知的是,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倡议者之一和经办人朱伯颖,是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的萧山闻堰乡贤来汉宣的妻子。

几天前,在杭州萧山区闻堰街道黄山新村,朱伯颖的外甥汪国璋因为一次萧山来氏家谱编修,发现了题词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才为我们揭开了这段历史。

朱伯颖

时针拨回到1963年,全国媒体都在宣传雷锋的事迹,雷锋成为和平建设时期青年中的杰出典型。当年2月,面向全国青年的《中国青年》杂志编委会决定为学习雷锋同志编一个专集。如何编好这个专集,编辑部的同志展开热烈讨论。此时,有人提议请毛主席题词,获得大家一致响应。

那么,请谁来起草给毛主席的信?杂志社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从团中央统战部研究科转来《中国青年》担任编辑的朱伯颖。

随后,朱伯颖拟好信件,主要内容是:“现在全国已掀起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我们《中国青年》拟出一期‘学习雷锋’的专辑,向全国人民推荐这个先进典型,教育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时期更好地锻炼成长,恳请您老人家为雷锋题词。”信不长,大约三四百字。

起草好信稿经过该社领导反复斟酌,修改好后,大家还请总编室毛笔字写得好的同志用一张小的竖的宣纸用毛笔字抄清,并在信封上写下 “中南海,呈毛主席”。

给毛泽东的信是1963年2月16日送到中南海的。

此后,负责起草这封信的朱伯颖成为与毛主席办公室联系的经办人。信送出后几天,她给主席办公室打了两次电话,第二次就获悉毛主席答应题词的好消息。

2月22日下午3点多钟,朱伯颖接到电话,词已题好,请派人到中南海西门的收发室去取。取回信件后大家把信拆开一看,“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朱伯颖更是所有人中最激动的一个,因为在信封的背面,写着“中国青年杂志社朱柏颖同志亲收,中南海林寄”的字样。

后来社里研究,毛主席的题词虽然是应中国青年社的请求写的,但是这是对全国青年的题词,中国青年社不能垄断。于是就由团中央书记处向党中央报告这一事情,请示怎么发表。后来经过党中央研究,3月5日由新华社发通稿,全国各大报纸同一天发表。中国青年社3月2日出学习雷锋专集,刊登毛主席的题词,《中国青年》提前了3天发表。

随后,毛主席的题词被送入了中央档案馆,而这个信封则跟随了朱伯颖40多年。“这么多年多次搬家,始终珍藏着这个信封。”汪国璋说。2004年9月,朱伯颖将信封捐赠给了青运史档案馆。

几十年来,“雷锋精神”依旧激励着大家,杭州也涌现出一大批向上向善的最美人物。或许他们只是一名公交司机、退休老人、热心居民,亦或许是白衣天使、人民教师、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

他们热心公益,用一件件暖心的小事,诠释着杭州这座温暖善城的向上向善力量。

3年献血6600毫升的“明星志愿者”

“我又来了!”未见其人,先听其声,听到这熟悉的声音, 浙江省献血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就知道,老朋友朱莲瑛阿姨又准时来报到了。

朱阿姨个个子瘦小,性格外向开朗,从2003年第一次成功无偿献血200毫升后,就和无偿献血,参加献血志愿者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到2016年,13年来不曾间断献血,累积献血量已达6600毫升,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志愿服务公益之星、省优秀志愿者、省血液中心优秀志愿者、五星级志愿者多项荣誉。

为什么坚持献血?朱阿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叙述了她的故事:“2002年第一次接触献血是和女儿傅琪一起去的,女儿达标后成功献血,就发现献血原来并不是可怕。后面我就敢去献血了,我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献血能帮到许多有需要的人那我就献啊!”

除了献血,朱阿姨还是浙江省献血中心里最热心的一名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走在街头参加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时间久了,熟悉她的朋友都知道朱阿姨的口头禅“我来,我有空,有需要叫我啊!”

作为一名老献血者,朱莲瑛在做志愿服务工作时,常常一边指导新来的献血者填写相关信息,一边给那些忐忑不安的初献者们现身说法:“没事的,你看我一个老太太都献了这么多次的,你们年轻身体好,肯定没问题的!”在血液中心的大厅里常常回荡着朱阿姨开朗的笑声。

2015年,朱阿姨的人生中又增加了绚烂的一笔,为了加强身体素质,朱阿姨加入了江干区钱江长跑队,开始练习跑马拉松,从第一次跑完12.8公里,到现在可以在4小时25分钟前完成42.195公里,随着身体素质的增强,朱莲英的献血记录也在一次次不断的刷新。

朱阿姨60岁那年,因为年龄的原因,她的献血事业结束了,但是她的献血情缘却并没有因此划上休止符。如今,在她的影响下,她和她女儿成为了市一医院和省血液中心的“明星志愿者”,尤其是她的女儿傅琪,在妈妈的影响下,她会在轮到志愿者服务时坚持全天在血液中心服务前来献血的人。用朱阿姨的话讲:“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投身于献血志愿服务中发光发热!”

2块钱!81岁奶奶30年坚持这件事

一个人,一个小小的活动室,30年,每人每次收2块钱——在松木场的铁路新村老年活动室,81岁的金阿姨每周二四六上午,都在这里给人理发。

金阿姨有个好听的名字“金淑华”。18岁时,年轻的金淑华进入杭州老底子的铁路系统上班。21岁学习理发,成为那个时光为数不多的女理发师之一。

在铁路理发室干到退休,金阿姨的好手艺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人不少,“那个时候,经常忙得两只手凌空,两只脚笔直。”

退休前两个月,单位打电话让她到老年活动室理发,服务老人,她就高兴地去了。就这样,从1991年到现在,刚好30年!价格从那时的2块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金阿姨至今还留着一只锈迹斑驳的小皮箱,里面各种理发工具都上了年纪——两把大小剪刀、1把刺剪、3把刮胡刀,都跟随她几十年了。

如今,金阿姨“粉丝”很多,分布也很广, 远的特地从小和山、临平赶过来,多是老姐妹带老姐妹来的。

有人听说2块钱能理发,起初都是不相信的,直到进了理发师,这才感叹“还有这种好事!”也有经常来光顾的邻里街坊,劝金阿姨“涨涨价”,但是金阿姨始终笑着摆摆手:“我又不靠这个赚钱,我就是干得开心!”

明天9点相约运河广场学雷锋

今年3月5日,是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

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3月5日上午9点至11点,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明办主办,拱墅区委宣传部、拱墅区文明办承办的杭州市“学雷锋 树新风”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将在拱墅区运河广场举行。

据悉,当天现场有50余个全市服务摊位,还有学雷锋创意花墙,以及形式独特有趣的音乐角, 有兴趣的市民朋友们可到现场参加活动。

一:便民服务

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国家级美发大师吉正龙、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冠军石丹,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戚宝兴、全省最美志愿者张能庆、全省最美志愿者金德意、全省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章贤锋、浙江好人周伟法,以及全国文明单位——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领衔的近30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百余名志愿者,为广大市民提供自行车维修、爱心理发、按摩修脚、推拿理疗、缝补衣物、修雨伞、修鞋、磨剪刀、眼镜清洗维修、家电维修、配钥匙、手机贴膜等志愿服务。

二:“随手做志愿 鲜花送雷锋”

为身边的“活雷锋”送去鲜花,表达一份敬意,致敬新时代雷锋精神,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三:红色音乐角

传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红色经典曲目,激发广大市民群众传承红色基因,争做雷锋传人。

四:爱心打卡点

通过爱心打卡点,弘扬爱国情怀、雷锋精神,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

文字丨郭燕 金婷婷 刘乃武

部分来源丨拱墅发布

编辑丨黄冉



作者: 星舞    时间: 2021-3-25 05:39:19

欣赏!喜欢!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