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挺进太行山 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看吧!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气焰千万丈!
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3月9日上午,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坐落于武乡县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抗战史陈列馆。在该馆陈列部主任李东光的指引下,一进陈列馆序厅,一首气势豪壮、果敢有力的抗日歌曲《在太行山上》响彻耳畔。馆内的大型主题展览为“八路军抗战史陈列”,主要由丰富而翔实的图片资料和珍贵的文物展品组成,同时采用电声光等现代展示手段,大型景观、电动沙盘以及雕塑、绘画等艺术品布展其中,全方位地再现八路军抗战的光辉历程。正面墙体上有滔滔黄河、巍巍太行、万里长城等构成的石刻浮雕图案,映衬着“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八个红色大字,代表的是八路军英勇抗日的主战场。
“大厅中央,屹立着八根镌刻有八路军抗战重要历史事件的四方铜柱,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鲜花绿叶丛中掩映着一尊汉白玉组合卧碑,碑身顶端是由八路军军帽和橄榄枝构成的铜质图案,象征着英勇无畏的八路军将士前仆后继,为和平而战;碑身两侧平面则镶嵌有小米加步枪、大刀和地雷拼构的图案,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八路军文物元素符号,深刻揭示了八路军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走进陈列展区,李东光的介绍把山西晚报记者的思绪带到了那个弥漫着战火硝烟的抗战岁月,重温了八路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演绎的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缅怀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所建立的不朽功勋。
链接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太行山上刮春风,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儿想起了八路军,他是俺们最可爱的人,吔呀嗨!”一首《我们想念八路军》,唱出了砖壁村民与八路军的鱼水深情。3月8日上午,山西晚报记者出了武乡县城东45公里,沿乡间小路来到八路军总部砖壁村旧址探访,这里曾是指挥军民同日军浴血奋战的大本营。
1939年12月—1940年2月晋西南、晋西北、晋东南反顽作战要图。
太行山,以其博大的胸怀承载着晋冀鲁豫、晋察冀和晋西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太行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八路军的故乡、华北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和主战场。“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为悼念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挽诗。八路军将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以血肉之躯孕育和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砖壁村的八路军首长塑像。
八路军研究中心。
左权一家三口合影。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重要指示、重大决策通过电波、信函从这里发往各个根据地;八路军总部首长们在这里运筹帷幄,挥师鏖战,决胜千里;太行精神在这里孕育铸就,光耀千秋,彪炳史册。
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军九路围攻前,第129师386旅举行动员大会。
战斗在太行山上的鲁迅艺术学校师生们。
八路军抗战纪念碑。
采写|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举
部分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闫婷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