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一寸短一寸险: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1分钟大刀队全军覆没
[打印本页]
作者:
志和
时间:
2021-3-16 23:09:03
标题:
一寸短一寸险: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1分钟大刀队全军覆没
一寸短一寸险: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1分钟大刀队全军覆没
2021-03-16 10:19
作者:阿克琉斯
1933年3月
,
29军血战长城
。
喜峰口
一役,
29军从各团里挑出500名擅长刀术和肉搏的士兵
,组成大刀敢死队,两次夜袭日军阵地,砍杀了数百名正在睡觉的日军
。这场惨胜的夜袭
,
是当时
抗日战争中
少有的胜利。
大刀敢死队
英勇砍杀日军的
消息
,
被
媒体
广泛报道,迅速卷起了全国的
抗日
爱国热潮,大刀这一武器
,
也在这
一
时期被推上了神坛。
【
一名士兵在擦拭自己心爱的大刀。抗日军队武器匮乏,能有一把上好的大刀,是士兵们的骄傲
】
同时
,
这
还影响到了
后来很多
影视剧
的编创,
我们
在
屏幕上
看到的
抗日白
刃
战场面
,
无论是国军还是八路军
,
都偏爱
用
大刀来砍杀
日军
,
十分热血威武
。
但
如果
按
历史
实际来
看
,
这只能说是
影视剧的
一种
渲染
。
大刀未必真
的是
刺刀
的克星
,
抗日军民
使用大刀
,其实
是
国力不足的一个
无奈
之
举
。
【
油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展现的大刀队和日军激战的场面
】
武术界有一句话
,
叫
作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
。这句话很简洁有力地
说明了手中的兵器越短小
,
就
要
越靠近对方才能攻击
,这样
在
打斗时会受到更大的
威胁,承担更大的
风险。
而
大刀
,恰恰
就是
一
种
短型
武器。
我们
可以设
想一下,在实际搏斗中
,
刺刀走的是直线
,
依靠
的是
长度优势,一刺就能刺中
对手
的要害
,它
只需要一个动作
。
但
大刀呢?你第一个动作需要先把刀挥出来,第二个动作
是
把刀劈下去
,
才能完成砍杀。这时
,
刺刀只需一个动作就便已经刺中你了。
当时
,
我国的
普通
大刀
,
长度约
在
60
厘米,刀把较短。
日军的38式步枪装上刺刀后,全长将近1.7米。
由于大刀在
长度
上存在严重的
劣势
,
恐怕大刀还没接近
对手
,就
可能
被刺伤了。
八路军的三大训练
课
目拼刺、投弹、射击,
却
没有
设置
大刀的砍杀
课
目
,
也
从一个
侧面说明
,
大刀
在实战中并不是广泛适用
。
事实上
,我们通过
实战
对抗
演练
,也很容易
证明大刀
很难
打
得
过刺刀。
有人结合训练,与武警战士
进行
一场模拟对抗,用
大刀和木棒进行
实战
对抗。
【
20人手持大刀与20人手持刺刀
进行对抗,
结果出乎预料,不到一分钟时间,大刀队便被刺刀队
打得
全军覆没,而刺刀队伤亡
仅
三人
】
根据
参加这一训练研究的
武警战士
描述
:大刀实在太短,很难对刺刀
手
进行近身砍杀,而刺刀的刺杀速度快,刀又长,稍微
僵持
交手
一下,很快就刺到自己了
。
如按历史事实具体地
看,
在
喜峰口战役中
,大刀在
作战中并没有那
么
无敌
。
大刀在这次战斗中
,
几乎靠的是夜袭
的突然性
,
迅速
砍杀熟睡的日军
。
也就是
说,战士们
并未和日军硬对硬
地
进行白刃
对抗。
反应过来的日军
,
立刻利用机枪和步枪
的优势,对
大刀队
形成反制
。
由于激励全国军民抗战信心的需要,
这场
夜战得到广泛
宣
扬
,
反映
29
军的新闻电影在影院上线,作曲家麦新创作的《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在全国响起
,让人们记住了大刀
。当时
掀起了向抗战
捐献
的活动
,
其中
一个
活动就
是捐献大刀。
【
广东
女子师范学校捐献的大刀和钢盔,大刀在当时
是
人们心中的必胜武器】
那
么
问题来了,既然大刀
并不是那么
好用,为什么不用刺刀呢?其实
,
刺刀并没有
人们
想象的那样好
制
造
。
刺刀虽然是刀剑
类的冷兵器,但属于近现代军队中的制式武器,对钢材质量和机械加工的标准化工艺要求非常高,一把普通的刺刀,
有多种工艺
要求,
如刀鞘、血槽、驻笋、卡环等等,这些都必须按照工业化量产标准制造,稍有偏差就是不合格的次品。
【
明治13年式刺刀,一把质量完好的刺刀
,
需要严格按照工业流程制造
】
当时
中国工业能力差,
难以
造
出
像样的刺刀,包括
嫡系
军的德械师的刺刀
,都是向德国购买的。
喜峰口战役中的大刀队
,实际上是手中没有足够的刺刀,不得已才用大刀、练大刀,这也是艰难抗战
的
一个细节、一种无奈、一种不屈
。
【
美国当时或许也受
中国
的
影响,组建了使用开山刀的“大刀队”,不过很快取消了
】
具体分析中国抗日军民使用大刀的原因,
一是
因为
缺乏
枪械
弹药和刺刀,才让部队组建大刀队,通过夜袭和近身白刃战
夺取
胜利。
二是当局为了振奋抗战
士气,在
十
次失败和一次胜利中,
当然要选择胜利的这场
战役
来激励信心
,其中大刀队作为胜利的
象征,这完全是可以理解
的。
由于大刀很容易制造,乡间的打铁铺就能完成,所
以
在
抗日
战争初期,
不
论是
地方
抗日武装还是正规军
,都
大量装备
大刀。
随着战争后期
武器装备
条件改善,大刀也被逐渐淘汰,不少部队换上了刺刀
,也有
足够的枪械
和日军
作战
了
。
最后
还需要说明
一点,无论
抗日军民
是
装备
大刀还是
使用
刺刀
,
日军都不会像抗日剧那样动辄
和我
们
进行白刃战。比如电影
《
太行山上
》
日军在刺杀前
,故意
“退子弹”,更是无稽之谈。因为日军很清楚,
白刃战是一个伤亡率非常大的战术。在枪械弹药充足的情况下
,
是
要千万百计避免的。只有到了没办法的时候,才会近身拼刺。
【
大刀更多的是代表中国
抗日军民顽强不屈、
奋勇杀敌的精神象征
】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