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021-03-15 17:16
(来源:青春果洛)
重要事件
件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带领中华各族人民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百年征途中,历届党代会在当时形式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作出的决策大都在党的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而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一大旧址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
(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
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13名各地代表出席中共一大
参会代表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共13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 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 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 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 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 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 陈公博,旅日小组的 周佛海。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 包惠僧(他受陈独秀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当时,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共产国际派 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 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
议程安排
7月23日晚开幕。
7月24日,各地代表向大会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情况。
7月25日至26日, 休会两天,由张国焘、李达、董必武起草供会议讨论的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计划。
7月27日至29日, 连续三天举行三次会议,对党的纲领和决议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
7月30日晚,由于活动受到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
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召开。
会议成果
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
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党的一大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只设立中央局作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
大会选举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
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宣誓厅:
面对党旗,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其他常委同志一道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复原的中共一大会场旧址:
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浙江嘉兴南湖:
习近平总书记伫立岸边,久久眺望清波荡漾的远方,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党史回眸
1958年3月8日至26日
1958年成都会议
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有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即成都会议),讨论和通过《关于1958年计划和预算第二本账的意见》和《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等40多个文件。这次会议是发动“大跃进”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多次讲话,继续批判反冒进,并指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已经开始形成。会议还提出关于两种个人崇拜,即正确的个人崇拜和不正确的个人崇拜的观点。会后,各地传达会议精神,迅速刮起了超越实际可能的盲目蛮干、攀比赶超的“大跃进”之风。
END
转自:青春之海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