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环台湾岛游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3-31 06:02:09     标题: 环台湾岛游记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3-31 06:16 编辑

                环台湾岛游记


    去台湾旅游的计划刚一落实下来,我就有些按捺不住自己了。一静下来,那首吟唱了多少年的老调歌曲就开始在脑际中反复萦绕:“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国的台湾岛遥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震响”……。日月潭!阿里山!我早已耳熟多年的山水朋友,很快就要和你们见面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

    每次出行,都是在急切期盼中等待,又都是满载着累累硕果归返。
旅游情结,是我一生一世的缘,一生一世的爱。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那么旅行就是浓缩了的人生。生活,因为有了旅行而变得丰富多彩,因为有了旅行才更加令人满足和快乐。


                涌向台湾的大陆旅游潮

    终于盼来了出发的日子。一贯宁静而恬淡的心境,全然被期盼与激情打破。这次出行的运气真好。下午三点的南航直飞航班,三个小时后,正点到达桃园国际机场。入住桃园五花级酒店。酒店的设施比想象得更干净、更宽敞、更舒适。

    正式的游览,从第二天早晨开始。在酒店美美的享用了一顿自助早餐后,我们坐上旅游大巴,向着相邻的台北市——台湾的省会城市出发了。

    导游是一个又矮又黑、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小伙子。诙谐幽默,十分招人喜爱。他操着音准很不达标的台湾普通话自我介绍说:“我姓梁,名叫俊男。可是,你们千万不要叫我梁导哦,否则我会在你们面前倒掉,让你们扶不起来吆!你们叫我俊男的话,我就会颠颠跑上去,为你们服务喽”!一句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俊男告诉我们,我们今天的行程,上午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下午是中正纪念堂。对于喜爱自然远远超过人文的我来说,虽然一开场有些扫兴,但一想到更有好戏在后头的期盼,便依然兴致未减,在车行途中,瞪大着双眼,像寻宝一样,随窗外的景致变幻,左顾右盼。

    一路上,参差不齐的低矮房屋,就像孩子玩的积木,没有章法的胡乱挤在一起。各种宣传招牌鳞次栉比,目不暇接。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对了,是日本!日本的街面格局就是如此这般。是啊,从1895年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到1945年台湾光复,日本人在台湾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半个世纪的历史沉淀,带来大量的日本元素残留,不用说这是理所当然。

    打开俊男为我们准备好的台湾地图,行政区域划分也与日本完全相同。县的下面是市,市的下面是区。就连服务和礼仪,其周到、热情、细腻,都不改日本阴柔、温婉的国民气质。台湾简直就是一个日本的翻版。

    走近台北博物馆景区,看那建筑青瓦色的屋顶,不由让人想到韩国首尔的青瓦台。不过,韩国青瓦台的屋身是白色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屋身却是很扎眼的黄色。主体建筑前面的牌楼上,嵌镶着孙文题词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原名曾叫做“中山博物馆”。

    俊男介绍说,这里的藏品存量并不大,仅仅占北京故宫的百分之二十多。著名的是毛公鼎、肉形石和翠玉白菜三件镇馆之宝。边说边带着我们向里走。

    在博物馆外面的时候,看到停车场横竖停了不少同样的旅游大巴,我们身前身后,不同团队的游客,跟着打旗的导游陆陆续续往里走。此时,还没有感觉到更多的拥挤和喧嚣。一进到馆内,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只见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几乎是开了锅。俊男举着旗,为我们劈开人群,挤出一条路。我们毫不敢怠慢的紧随其后。每到一个展品前,俊男都要使出最大的力气,声嘶力竭的为我们讲解。不过,周围其他团队的导游也毫不示弱,一个比一个用更高强的声音喊叫。

    开始,我还能尽力排除周围声音的干扰和人群中你推我搡的碰撞,专注于俊男细致而耐心的讲解。渐渐地,我感到体力不支了,挤不到前面去了,反倒被人流任意的推来搡去,快变成一个木偶了。最后,我终于坚持不住了。不再向前挤,不再看展品。而是远远地跟着我们的团队,专找没人的角落倚靠着,目光转向看人群。仔细打量着一张张面孔,我这才发现,竟然看不到一个高鼻子的外国人,清一色是我等长相和穿戴的大陆人。再仔细听口音,大部分是易懂的北方话,更多的则是亲切熟悉的东北乡音。

    我想起来了,我们在旅行社报名后,去出入境管理局办理入台通行证时几百人的长队。我想起来了,来台前旅行社工作人员说过,为防止人满为患,台湾政府对大陆入台游客每天都采取了人数限制。我还想起来了,当我们六人组成的亲属团决定来台后,另有三人后想加入时,却被旅行社告知,此次航班的位置已全部被旅行社包机爆满,再也容不下一个人。……

    看来,这是一股从来也没有过的涌向台湾的大陆旅游潮啊!

    大陆旅游市场这块大蛋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和垂涎。他们纷纷伸出手,巴不得更多的侵吞和占有。而台湾政府更是深谋远虑,机智聪明,打出低价牌,招揽来几多超出承受能力的客源。这源源不断的大陆游客,将给台湾带来多大的效益!这的确是振兴台湾低迷经济的高明之举。

    一个多小时的故宫游览终于结束了。我虽然没有仔细看全展品,但还是留下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这就是比起北京故宫的藏品来,台北故宫的藏品小而巧,精而美。你想想,小偷到人家里偷东西,还不都是挑精致、值钱、轻便易带的拿?都是同样的道理嘛。



[attach]20912[/attach]

     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者: 123    时间: 2014-3-31 07:14:38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3-31 07:49 编辑

台湾之行开始了,这对没去过的人来说尤其是个好消息。
作者: 123    时间: 2014-4-1 04:33:57

好文彩!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 06:31:48

旅游的快乐与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 06:34:10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1 06:35 编辑

                    不瞬目的卫兵抓住了我的眼球
    下午的项目是参观中正纪念堂,我可有点打怵了。
    不过,也许是有些旅行社照顾到大陆游客的立场而没有选择这一行程的缘故吧?参观中正纪念堂的人数意外的不多。这让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在我们走马观花的各个角落逛了一圈之后,俊男告诉我们,蒋介石塑像前守卫在两侧的卫兵,真假难辨,最值得一看。卫兵每一小时换岗一次,在换岗时,还有复杂的交接仪式。于是,我们按照俊男的指引,在卫兵换岗之前,早早到达等候。
    果然,在蒋氏笑眯眯的坐像两侧,守卫着两个持枪的卫兵。他们纹丝不动,如同木僵一般。不过,从后面仔细看,也许是站久了,疲劳了,卫兵的两腿在微微颤抖,立刻就识破了机关。
    很快,到了换岗时间。三个卫兵从侧门迈着正步,威风凛凛,列队而出。此时,守卫的两个卫兵也“活”了起来。俩人对峙,迈着同样的正步,走下台阶,与三人汇合,开始了五人组合的仪式操练。
    一番表演之后,换上了两个新人。人群散去,我也有机会转到卫兵的前面,仔细端详卫兵的脸。卫兵的脸呆板、僵硬,的确如假人一般。这时,我发现了更奇怪的事:那卫兵的双目径直凝视着前方,一动不动,眼神空洞,竟没有一次眨眼。于是,我开始来了兴趣,不错眼珠的盯着卫兵的眼睛看。我就不信卫兵的功夫,能一直不瞬目,一直圆睁双眼?我怕自己眨眼的功夫有纰漏,喊来了老公和我一起盯着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果然,那卫兵就是顽固的没有眨一次眼。
    直到我们的团队离去,我和老公还没有看到卫兵的一次眨眼。坐在回程的车上,我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有不甘,开始自己演练。我让自己的眼睛睁大,凝视一处不动,看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不多一会儿,就眼球发胀、发酸,泪水充满了双眼。
    我对卫兵的不瞬目越发不可思议:按常理,人的眼角膜必须不断通过瞬目来湿润,否则就会干燥,以致造成角膜炎。即使通过训练,也解决不了眼角膜的干燥。难道这卫兵不是人是神仙?
    我不知为什么,一下子想到了隐形眼镜。也许,通过隐形眼镜的保湿作用,可以替代眨眼?我没有使用过隐形眼镜的经验,这个谜团只好暂时放在一边。
    没有想到,参观中正纪念堂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卫兵不瞬目的眼。

[attach]20964[/attach]
                       中正纪念堂
[attach]20965[/attach]
         不瞬目的士兵
作者: 123    时间: 2014-4-1 08:18:20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4-1 08:19 编辑

   何以  能长时间不眨眼,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作者: zxcvb    时间: 2014-4-1 17:06:37

心写的好,爱读。
作者: 123    时间: 2014-4-2 03:57:20

关注宝岛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2 05:59:41

谢谢朋友们的光临。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2 06:00:33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2 06:01 编辑

                 环游台湾,了解台湾
    参观完中正纪念堂,旅游大巴载着我们,一气从台北开到台中。在台中五花级宾馆舒舒服服睡了一宿后,继续南行,去台中县南相邻的南投县,游览日月潭和中台禅寺。
    我们这次台湾环岛游的路线,是从最北边的台北市开始,插入台湾腹地,贯穿南北,到达最南端的屏东县。然后,再折向东。经台东县,沿台湾岛东侧面向太平洋的海岸线一直北行,回到台北。整个环行期间,大约要走行一千八百多公里的路程。
    来台湾快两天了,对台湾多少有点感性认识了。利用去日月潭乘车的空当,俊男不失时机的向我们介绍起台湾来。
    俊男说,台湾总面积大约三万六千平方公里,人口两千三百多万。台湾人口的构成,一是岛上的原住民。以高山族为首,还有邵族、太鲁阁族、阿美族、邹族等少数民族。二是清朝时期从广东、福建等省份过来的汉族。三是一九四九年蒋介石溃败时带领的二百五十万大军,他们则被称为“外人”。
    俊男又说,台湾原本为海底,是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的“造山运动”,使地壳隆起、抬升,形成了台湾岛。在台湾,三千米以上的高山有二百五十八个。中央山脉将台湾分为东西两部。台湾的丘陵占百分之三十,平地占百分之七十。沿海岸线几乎没有海滩,所以海域很少污染,非常干净。
    最后,俊男打开手中的台湾地图,挂到车首处,指着地图的轮廓对我们说,你们看,台湾的形状像不像是一个地瓜?我仔细端详,真的,一点不假,台湾的确就像是一个敦敦实实趴在海洋里的大地瓜。有了俊男的介绍,我想尽可能多的了解这个大地瓜的心情,被煽动得越发强烈了。

[attach]21042[/attach]
        地瓜形的台湾版图

作者: 123    时间: 2014-4-2 07:28:56

哎!这台湾地形还真就像个地瓜。
作者: zxcvb    时间: 2014-4-2 18:12:19

写的好!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3 06:05:45

谢谢光临。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3 06:07:32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3 06:16 编辑

                美丽的日月潭,大气的中台禅寺
    不知不觉间,家喻户晓、闻名遐迩的日月潭就在眼前了。
    想起俊男刚才说过的一句话,你们比毛主席有福气,毛主席从未来过台湾,更到不了日月潭。是啊,想一想确实令人感慨。两岸隔离了几十年,即使就在几年前,我这个普通百姓,还不敢想象能有机会来台湾呢。可现在,却轻而易举地踏上了台湾的土地,日月潭真真切切呈现在眼前。时代的变化,常常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啊!
    来台湾之前,在网上做了点功课。网上说,日月潭是台湾唯一的天然湖,其面积根据水的涨落,大约有八、九平方公里。但俊男却说,日月潭是日本人统治期间修筑的人工水库。哪种说法对呢?
    我又在网上进一步搜索。网上说,原来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我想,俊男所说日本人修筑的水库,大概就是将这两湖变一湖的工程吧?否则,凭空凿出这么大的水库来,该是一项多么巨大的工程啊!
    日月潭的确很美。湖水碧绿清澈,四周有群山环抱。潭名的得来,是因为一座拉鲁岛将湖分割成两个部分,北半部潭形如日轮,南半部潭形如月钩,故冠以日月之名。但是这种如日轮、如月钩的形状,我想只有从高空中俯瞰,才最清楚吧?身居湖中,是无法完整欣赏其芳容的。
    我们乘船绕湖而行,南面的月潭只能进入一半。再向前,就属少数民族邵族的管制区,禁止通行了。据说,邵族人口现仅剩二百八十六人了,政府正在以优惠的政策鼓励邵族人生育。在岸上,我们见到了穿着扎眼红色民族服装的邵族汉子,彪悍粗壮,有点像大陆的蒙古族。
    在船游其间,俊男指着那条最大的蜿蜒起伏的山脉告诉我们,这是青龙山脉。在青龙山脉上,有一座高高耸立的宝塔,如一把利剑倒插于山脉中,十分醒目。俊男说,这就是闻名的慈恩寺,是蒋氏为纪念其母修建的。山上还可见蒋氏和夫人的行宫。俊男说,当年每到夏季,蒋氏夫妇都要来此度假,避暑休闲。
    游完日月潭,团队的一些朋友议论说,像日月潭这样的景点,大陆太多了,真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这种说法我也有同感。单从日月潭的自然景观来说,它美是美,但与大陆著名的西湖、青海湖、天池等相比,就会因逊色而显出羞色。就连我们家乡的棋盘山水库,也能与之有一拼的。也许是受到蒋氏夫妇青睐的缘故?也许是作为台湾最大天然淡水湖的缘故?总而言之,日月潭已成为台湾的地标性景点,不来日月潭,就等于没来台湾哦!
    从日月潭到中台禅寺没有多少车程,很快就到了。
    中台禅寺,单从名字上就能判断出是一座佛教寺庙。可是,走近来看,却一点儿也没有我们心目中寺庙的影子。咋一看,寺顶金光灿灿,如同一座金字塔。整个建筑由大理石组成,又俨然是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庙宇恢宏大气,颇具规模。给人一种超脱凡俗的清高。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寺庙。
    进到院内,门口是一株菩提树。据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这种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后,大彻大悟,终成佛陀的。可见,菩提树是神圣的智慧之树。
    中台禅寺前,有一个很大的莲花池,内有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缩景,还有一座精致的铜桥。这里大概是佛教的放生池吧?
    进到寺内,发现建筑举架高耸,且不供香火,颇有点西方教堂的味道。最令人惊奇的是,在正殿,四大金刚顶天立地,分镇于四角,成为大殿的四根擎柱。每一尊都是一身四头,庄严肃穆,双目怒睁。这四面金刚,使我想起在泰国看到的四面佛。但它们分别代表爱情、事业、健康与财运,与四面金刚意义完全不同。又使我想起在柬埔寨吴哥看到的被称为“高棉人的微笑”笑眯眯的四面佛。看来同为佛教,当传入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后,就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当地文化和习俗的影响而分化,融合于当地土壤,染上本土化特征。这也是文化传承的一源多岐性现象的代表。
    在南投县,游览完日月潭和中台禅寺后,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嘉义投宿。俊男说,明天的阿里山游览,由于山路蜿蜒曲折,将是比较艰苦的一天,要我们做好精神上的准备,晕车的人要事先备好晕车药。

[attach]21072[/attach]
                    日月潭

[attach]21074[/attach]
                      中台禅寺外观
[attach]21073[/attach]
                 菩提树
                    
         

作者: zxcvb    时间: 2014-4-3 06:23:36

阿里山,日月潭好熟悉的名字,得缘网上见到日月潭令人振奋!
作者: 123    时间: 2014-4-3 06:29:13

宝岛台湾之旅太好了,爱读!
作者: zxcvb    时间: 2014-4-3 19:56:38

曰月坛潭、菩堤树、中台禅寺,总算看到了。
作者: 123    时间: 2014-4-5 03:02:51

好!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0 05:45:19

谢谢朋友们驻足。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0 05:47:52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10 05:53 编辑

            走进阿里山,走进大自然
    为赶路上山,我们早早就从嘉义出发了。
    阿里山是由十八座高山组成的山脉。进得山里,只见群峰环绕,山峦叠翠,云雾缭绕,雄伟壮观。拨动得人的心弦渐渐激动起来。
    果然如俊男所说,大巴车一进入盘山道,就开始画龙,一个弯道紧接着一个弯道。坐在车里,尽管已牢牢系好了安全带,但身体仍然像被拧麻花一样,一会儿拧向左,一会儿又拧向右。多亏临行时从家里带来了护颈。有护颈的保护和固定,脖子不至于像拨浪鼓一样晃来晃去的受苦。
    有了俊男头一天的提醒,大家准备充分,全团没有一个人晕车,顺利到达阿里山森林游乐区。
    一下车,雾气笼罩、云海缭绕的群山立刻就让人心旷神怡起来。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云海,但云海荡漾于群山中那种变幻无常的仙境,总会唤起人无穷无尽的遐想。那洁白的弥漫之中,透着神秘、透着梦幻,不由不让人想入非非。
    据说,阿里山海拔两千多米,这种云遮雾罩的天气占了主体。远看雾绕山峦,近看阳光灿烂,空气透明得顿觉眼前豁亮了许多。
    进到游乐区,到处是盛开的樱花。有淡粉色的,也有深粉色的。团团簇簇,令人生出温馨。俊男说,现在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又遇到这样不多见的好天。你们好有福气!是啊,有上天如此关爱,我们就尽情的享受喽!
    游乐区的小车载着我们一路向纵深的景点开去。一路上,司机大哥热情的向我们介绍着不同品种的樱花。刚到台湾时,俊男已经对我们进行了交代,对司机一定要称呼大哥,千万不要叫师傅。只有对出家人才可叫师傅的。司机大哥人真好,和俊男一样敬业,服务十分热情。台湾与大陆的区别,由此可见一端:处处是可掬的笑脸,处处是柔和的话语声,处处是温暖的服务。
    进到深处来,到处是茂密的森林。一株株柳杉规规矩矩的挺立着,毫不犹豫的将笔直的躯干伸向天空。最引人注目的该是那造型奇特、宛若工艺品的树根了。俊男告诉我们,这是桧树树根。桧树是台湾独特的世界顶级珍宝。能生长几千年,被称为“神木”。可惜在日本统治期间,大量被日本人砍伐、掠走。现在剩下的大部是这些形态各异的树根了。俊男的一番话,使我对日本人当年丧心病狂的侵略和掠夺,又义愤填膺起来。运载树木的铁路还在,见证着日本人野蛮侵略的历史。这是永远也掩饰不了的事实。
    森林间矗立着一座“树灵塔”。俊男介绍说,这是日本人当年修筑的。俗话说,人做事,天在看。野蛮的侵略行径总会遭到天谴。据说,当年在砍伐桧木时,伐木工多患怪病。日本人做贼心虚,为防止“树灵”的报应,建了这座“树灵塔”,以讨好“树灵”。这种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愚蠢之举,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我们看到,在森林中,一株树龄有两千三百多年的老桧木侥幸被保存了下来,它被称为“阿里山香林神木”。树身纹理粗大而致密,如同饱经风霜的老人。大家纷纷在神木下摄影留念,祈祷神木保佑,给我们带来福气。
    还有那不可思议的“三代木”,呈现祖孙三代生命接力的优美造型,如同三人组合的杂技演员。三代同生一株,第一代躺在最底层,已枯老横卧于地。第二代子木,借其枯木养分,从枯木身体上顽强的站立起来。在第二代子木的躯干上,第三代又枝繁叶茂,挺拔而出,彰显着年轻的生命。三代传奇,枯而复荣。大自然神奇的造化,若不是亲眼所见,实在难以置信。
    森林间相隔不远,有两汪清绿的池水,俊男说这是两个“姊妹潭”。“姊妹潭”来自两姊妹为了部落民族的利益双双殉情的传说故事。
    最后我们来到一处不起眼的建筑前。楼房被外墙圈起,里面可见运动场。俊男告诉我们说,这里就是台湾的最高学府了。俊男的一句话,把我们都说怔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不解的看看俊男。俊男哈哈大笑:这里是原住民子弟的小学校。因为海拔最高,所以,叫最高学府。果然,在校门口竖立的一块条石上,刻有“最高学府”的字样。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台湾人的血脉中有如此幽默的元素,幽默的导游俊男,大概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吧?
    游览结束,我们又沿着羊肠一样崎岖弯曲的山道下来,当晚投宿在台湾重要的工业城市——高雄。


[attach]21552[/attach]
       云海吞没了山峰
[attach]21551[/attach]
                 三代木

[attach]21550[/attach]
               桧树树根

[attach]21549[/attach]
        两千三百年的桧树

[attach]21548[/attach]
         桧树树根

[attach]21547[/attach]
                桧树树根

[attach]21546[/attach]
                桧树树根

[attach]21545[/attach]
         桧树树根

作者: 123    时间: 2014-4-10 05:59:25

   阿里山的古桧树真美!  
作者: zxcvb    时间: 2014-4-10 17:39:34

阿里山风光迷人!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1 06:58:03

谢谢光临。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1 06:58:50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11 07:02 编辑

                        观海,一路向南
    来到台湾第五天了,一直由台湾腹地从北向南行,还没有见到大海呢。渴望见到大海的心情,越发变得迫切起来。
    高雄市就是一座临海的城市,它的西南面临台湾海峡。海峡的对岸就是大陆的福建省。俊男开玩笑说,如果你想家了,想立即回去的话,可以横渡台湾海峡,不歇气的游上它三天三夜,就到家啦!我也被逗乐了:这可是去上帝那里报到的最好途径哦!
    从来到高雄这天起,连续三天,我们从南至北,可把大海看了个够,足足过了一把眼瘾。
    高雄市是后兴起的一座工业化城市,建筑现代,市容规划好,道路东西南北纵横笔直、泾渭分明。我们穿过市区,来到临海的景区——西子湾。这是我们来台湾后第一次见到大海。
    西子湾的水湛蓝清澈,海域辽阔。在景区内,西侧有中山大学,东侧可眺望高雄港。一条爱河从市中心蜿蜒入海。依山坡而上,见写有“打狗英国领事馆”的指示牌,我心生好奇,便问俊男这“打狗”是什么意思?俊男回答,高雄原来的地名就叫“打狗”。打狗?这名字起得好土啊!就像基隆原来的谐音叫“鸡笼”一样,怎么连个好听的名字都不会起,偏叫什么鸡呀、狗啊?一定是原住民时代的产物。
    观赏完西子湖,我们去了位于高雄市区的邓丽君文物纪念馆。纪念馆的摆设仿照邓丽君生前的故居,陈列了大量邓丽君生前用品以及图片等等。邓丽君是我最喜爱的歌坛皇后。作为赫赫有名的明星,没有想到她生前的生活并不奢华,极其普通和简朴。更增添了我对这位歌后的景仰和缅怀之情。
    刚游完西子湖,又来邓丽君纪念文物馆。虽然是两个并不相干的景点,不知怎么,我脑海里突然跳出这样一首古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她的美淳朴、纯洁,天然去雕饰。邓丽君那甜美的嗓音、质朴的心灵、端庄大度的气质,不就是现代西子吗?西子湾再美,也比不上现代西子邓丽君美,邓丽君的魅力世代永存。
    下午,我们一路向南,来到屏东县的垦丁。
    垦丁是台湾岛的最南端了。它东临是太平洋,西靠台湾海峡,南邻与菲律宾相隔的巴士海峡。三面环海,所以也被称为台湾的天涯海角。
    垦丁的南湾,是台湾最南端两陆岬的行界点。因海水清澈透蓝,又名蓝湾。这里有垦丁最宽阔的沙滩,沙土细腻、柔软、金黄。在沙滩上漫步,踩在沙滩上的感觉就如同走在松软的地毯上。
    从南湾再继续向南,就到了南端极点的鹅銮鼻了。到了鹅銮鼻,前面就没有了路,只能在海滩上与菲律宾隔巴士海峡相望了。
    鹅銮鼻的形状很像一个陆地突出到海里的细长鼻子。它的名字可能也和此有关吧?鹅銮鼻的重要标识是塔身纯白的鹅銮鼻灯塔。它是为台湾南部海域夜航船只测定方位的重要坐标点。我们经过了鹅銮鼻灯塔,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小树林。看看集合的时间,抓紧的话还来得及。于是,我们几个人就径直走了过去,穿过小树林,一直走到最南端的海边。
    哇,好别致的海滩啊!不应该叫它海滩,全部是高高的珊瑚礁石灰岩。岩石上长满了各种绿色的植物,咋一看上去,宛若草原一般。巨礁林立,怪石嶙峋,与地面平齐。你根本没有可能接触海浪,下到海里。这种场景的海边我几乎是第一次遇到。又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从最南端的鹅銮鼻,开始掉头北折了。沿东海岸线向北,风尘仆仆赶到台东。在台东舒舒服服泡过温泉后,用了晚餐。送走了惬意而又满足的一天。
[attach]21600[/attach]
      邓丽君生前的寝床

[attach]21601[/attach]
   鹅銮鼻的灯塔
[attach]21602[/attach]
   鹅銮鼻的珊瑚礁

作者: 123    时间: 2014-4-12 08:56:48

赞!好美的人文、地理风光。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3 05:23:43

123 发表于 2014-4-12 08:56
赞!好美的人文、地理风光。

谢谢老师跟帖,辛苦了。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3 05:24:57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13 05:25 编辑

                     跨越23.5°北回归线
    从台东沿东海岸线一路北行。进到花莲境内后,来到一处令我感到好奇、有趣的地方——台湾北回归线标志碑。
    一座圆塔形的石碑一柱擎天,高耸入云。上书有“北回归线”四个黑色大字。以前我虽然对“北回归线”耳熟能详,但却不知道它的意义。“文革十年”带来的基础知识匮乏,常常在不经意间露出“马脚”。即使经过了三十多年的补足,但至今仍然还有涉猎未到的地方。没办法,这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留下的硬伤。
    第一次来到北回归线地区,就像孩子一样感到新奇。通过读纪念塔周围设置的说明牌,我才第一次知道了北回归线是界定北半球温带与热带的一条假想分界线。在北回归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大部分是干旱雨少、气候炎热、昼夜温差很大的热带沙漠气候或草原。只有在亚洲的印度、孟加拉、缅甸、大陆的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地区,才出现雨量丰沛,气候湿润,深林茂密的不同自然景观。我知道了在北回归线上,共建有九座这样的纪念碑,其中在台湾就有三座。我还知道了,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作为一条纬线,它大约在北纬23.5°的地方。
    脚踏北回归线分界处,一脚在热带,一脚在温带。跨越23.5°北回归线,别有一番在地理上的奇妙感。于是,又撩拨起一种野心:生在北半球,净在北半球转悠了。什么时候去南半球看看,也许有机会经过南回归线呢。那时候,再跨越一下南回归线,这样才算得上完整。


[attach]21719[/attach]


作者: 123    时间: 2014-4-13 06:37:31

好有趣的北回归线!好诱人的南回归线!
作者: zxcvb    时间: 2014-4-13 19:16:42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4-4-14 02:59 编辑

爱读!如同亲临其地。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4 05:16:45

谢谢朋友们驻足。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4 05:18:30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14 05:20 编辑

             太鲁阁,你见证着一段历史的辛酸
    下午,继续沿花莲海岸线向北,来到了太鲁阁景区。
    太鲁阁是台湾的一个少数民族。太鲁阁景区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巍峨雄伟的群山断崖和几近垂直的大理岩峡谷,以及相夹其间的蜿蜒溪流。它们险峻、壮丽,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傲视着我们这些游客。在这种大自然气势的压抑下,我们不得不低下头来,甘拜下风,自愧自我的渺小。
    俊男指着远处对面断崖下一条细细的、通向远方的直线告诉我们:那是一条横贯台湾东西的公路,它是由蒋介石当年从大陆带过来的老兵修筑的。接着,俊男领我们转过铁制旋转阶梯,下到了公路上。
    公路宛若一条羊肠小道。触手可及的断崖上,棱角分明的凸凹着人工斧凿的痕迹。这么坚硬的大理石岩,是怎么如蚂蚁啃骨头般将它们一点一点凿成道路的呀?俊男说,为了修这条公路,有无数的老兵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单单有名籍可查的就二百多人。这是一条以老兵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铺就的路。
    接着,俊男向我们讲述了当年老兵们辛酸悲惨的人生。
    被老蒋带过来的老兵,很多并不是出自情愿,而是被抓壮丁抓来的。他们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父母和亲人。两岸隔离几十年,他们心望断,眼望穿。这一分离,就一生无缘再相见。
    老蒋反攻大陆的梦想破灭后,就把老兵们当作苦力,干起了最脏最累最危险的苦差事。至今,这些还活着的老兵们,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上。俊男嘱咐我们,请将喝了瓶装水的空瓶子保留好,积攒到一起,送给这些老兵,也算尽了一份仁慈之心。
    俊男的话,使我想起了前几年去泰国旅游时,在金三角地区参观当年国民党远征军的残留部队——九十三师博物馆的情景。国民党溃败后,在外远征作战的九十三师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此时的老蒋已经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再无余力顾及他们,命令他们自己谋生。于是,九十三师由于无法回到台湾,便辗转退缩到三不管的泰国金三角地区。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为了生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便开始在这里大规模的种植和走私鸦片。这个世界著名的毒品王国就是在那时开始形成的。
    我还清楚的记得参观九十三师博物馆时,看到老兵及其后代居住的简陋木制茅草屋,以及入门处书写的“还我国籍”等醒目的大字。颠沛流离、失去了国籍,这是多么悲惨的人生啊!
    我们沿着蜿蜒窄小的公路一直向前走。走过的是历史,嗅到的是血腥,听到的是人间的愤愤不平。我们入台以来,一直是好天,从未下过雨。此时,天空却突然落下丝丝细雨。我知道了,这是老兵的幽灵在哭泣,雨丝就是他们断了线的泪珠。太鲁阁之旅,心情真的好沉重!
    走到前面叫做五间房的地方,就到了太鲁阁族的管制区,不能再前行了。所谓五间房,就是五间木制的贩卖纪念品的小摊床。那个小贩大姐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我上前去和她攀谈了几句。她说她就是太鲁阁族人。在太鲁阁景区,至今还居住着二十五户太鲁阁人。不过,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无论从哪方面都看不出与我们有不同的差别。
谢了太鲁阁大姐的热情,我们开始反折,打道回府了。

[attach]21729[/attach]
        老兵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山路
[attach]21728[/attach]
          太鲁阁峡谷

作者: 123    时间: 2014-4-14 21:09:34

震惊!好不容易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军命运如此凄惨。
作者: zxcvb    时间: 2014-4-15 04:47:41

好文章!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5 05:38:21

谢谢光临。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5 05:38:26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15 05:41 编辑

               洁净的海,寂寞的海
    刚沿东海岸线向北行的时候,俊男就对我们说:东海岸线面对的太平洋的确很美,不过,却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哦!
    开始,我对俊男这句话还不太理解,甚至有几分不相信:有大海还会寂寞吗?大海的涛声就是一曲永远听不够的动听的歌啊!
    不过,随着我们向东海岸线不断延伸,我对俊男这句话的体会却是越来越深了。
    首先,沿东海岸线几乎看不到人家。在海边景区,除了一群群来自大陆的游客外,看不到一辆当地人的车子,更看不到一个当地游客。正是春天气候温和、花草茂盛的季节,难道台湾人不懂生活,不会享受生活吗?我不得其解。
    我还注意到,沿东海岸走这么长时间了,却没有在海上发现船只。没有了船只的点缀,大海就显得特别空荡,缺少了生气。我问俊男,为什么当地人不捕鱼呢?俊男回答,太平洋侧的海底都是暗礁和海沟,行船很容易翻船。所以,渔民是不在这一带捕鱼的。
    还有如俊男所说,东海岸线太平洋侧的海边是没有沙滩的,也没有礁石,清一色全部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和碎石末。石头表面也不像礁石那样附有绿苔等微生物,光滑溜净。咋一看上去,就像胡乱堆砌的乱石堆。再掀开石头,石头缝里也没有一般在海边可以看到的小螃蟹等活物。海浪冲上岸边时,也没有海菜之类的东西一同被卷上来。在石头堆中寻找,连海边常见的小贝壳啦、小海螺等等也一概没有。真的是寂寞得没有一点生命迹象啊!若不是有节奏的海浪声带来的喧闹,那就完全是死一般的寂静了。
    所以,我明白了。不是当地人不懂生活,不会享受生活。是这里除了寂寞的大海,一无所有。俊男对我们说了,这一带的人比较贫困。我们之所以见不到当地人,是因为他们白天都到内地工作去了,只有到了晚上才会回到这边的村子里来。
    不过,寂寞归寂寞,沿途看到的太平洋水色,却是异常的清澈,异样的美。因为没有渔船,少有游客,就有一种没有受到污染的原生态的洁净。靠近岸边水浅的地方,呈翠绿色,鲜艳夺目,清澈见底。远处水深的地方,又如宝石祖母绿,泛着剔透的光泽。两种颜色间有一条分明的界线,相互衬托,美得更加动人,令人惊叹。
    我们分别在石梯坪风景区和七星潭风景区两次驻车停留观海。说是景区,其实也一样还是寂寞的海。在乱石中走动,需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可能葳了脚。于是,我索性坐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一动不动,专心致志的观起海浪来。
    我还从来没有这样仔细的观察过海浪。海浪的形成真是有趣。在远处的海中间,先是一层被海水高高顶起,形成一道有棱角的海浪线。然后,它迅速从最高的一处向内反折,叠加成乳白色的浪卷。浪卷又迅速扩大至整个海浪线。于是,一波海浪形成了:它仰着头,像个淘气的孩子一样欢快的跃起。不过,这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它很快又恢复成平面的海水,将它的能量向前传递,推助新的海浪形成于它的眼前。当能量传递到最后一波海浪时,它的力量因依次递减,再也无力高高涌起,只得匍匐前进,将一大滩乳白色的泡沫奉送到人们面前。……海浪就是这样,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无休无止的冲击着岸边。
    这时,我的脑海里仿佛突然听到了一句高亢的赞歌:“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猛然意识到这句话的语病。长江也有这种后浪推前浪的阵势吗?去年我刚刚去了长江三峡,沿长江中下游而上,在船上整整游了四天四夜。长江的流势很缓,船行时,只有船尾的浪花没完没了的追逐着船只。船两边,泛起的是层层涟漪,它们越扩越大,势能依次递减,以致最后消失在江两岸。我又联想起一句歌词:“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平静的湖水也会浪打浪?我哑然失笑:歌词是词人浪漫想象的创作,万不可信以为真哦!
[attach]21762[/attach]

        乱石堆般的海滩
[attach]21763[/attach]
  乱石堆般的海滩
[attach]21764[/attach]
          观海浪


作者: 123    时间: 2014-4-16 07:45:15

水很美,没有水会单调、枯燥,有了水便风光无限!现在看也不尽然东海岸就显的寂寞一些。
作者: zxcvb    时间: 2014-4-17 04:36:02

好文!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7 05:54:20

谢谢光临。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7 05:57:30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17 06:05 编辑

                     野柳,震撼心灵的感动!
    早晨,从花莲动身,继续北行。
    从花莲向北,有一段特别危险的山路。以前旅游大巴曾在这里发生过恶性交通事故。所以,为安全起见,现在所有的游客都一律改乘观光火车,旅游大巴则空车过山路。于是,我们也被安排从花莲的北浦乘火车到宜兰的苏澳新。以前旅游大巴要走三个小时辛苦的山路,改乘火车后,一个小时就轻松的到达了。
    从宜兰的苏澳新,我们继续回到旅游大巴上,前往台北,游览台湾最北端的景区——野柳。
    野柳位于台北重要的港口城市——基隆市西北方约十五公里处。它远不如阿里山和日月潭那样闻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野柳,却因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给我带来了震撼心灵的感动。
    野柳是一个突出于海面的大岬角。它是由于造山运动,在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下,将深埋于海底的沉积岩上升至海面而形成的。又经长年累月的海蚀和风化,就让我们看到了令人震撼的、千奇百怪的绝美景象。
    来到野柳时,这次台湾游已近尾声。按说,身心都有些疲惫,一般不会如开始时那样兴致勃勃了。不过,野柳作为大自然颇具灵性的创鬼斧神工,却使我热血沸腾,激情燃烧到了顶点。
    进入野柳景区,沿步道而行。映入眼帘的景致,宛如大海中突然出现的海市蜃楼,让我进入了一个完全虚幻的、不可思议的世界。
    那坚硬的、不规则的土黄色石壁,仿佛把人带到了大陆西域的楼兰古城;那漫不经心流淌的熔岩,宛若一幅淡雅的山水画卷;那镶嵌在岩石中的,难道不是远古时代的古生物化石?还有那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的大小蘑菇头,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来到了原生态的植物园?在水中自在玩耍的,是河马还是大象?那守护着海滩的,分明就是勇猛的猎豹。我们明明来到的就是一座石雕斧凿的天然动物园。那高傲的女王头最令我们女人羡慕不已了,可惜人多拥挤,无法上前与她一起合影留念。……
    我的心沉浸在梦幻般的童话世界里,感动于自然,震撼于自然,为大自然的创造力所折服。大自然是创造我们生命的母亲,给了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赋予我们永无止境的创造源泉。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必须谦逊恭卑,虚心向大自然学习,敬畏自然,崇尚自然,融于自然,法于自然。让我们的身心永远与大自然同步一体。
[attach]21811[/attach]

             怪石
[attach]21818[/attach]
                      猎豹?
[attach]21817[/attach]
               大蘑菇头
[attach]21816[/attach]
         拍摄视角不到位的女王头
[attach]21815[/attach]
                 小蘑菇头

[attach]21812[/attach]
                   山水画
[attach]21814[/attach]
                  河马?

                  古生物化石?




作者: 123    时间: 2014-4-17 06:35:56

野柳风光真美!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8 05:17:29

123 发表于 2014-4-17 06:35
野柳风光真美!

是啊,震撼人心的美。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8 05:17:35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18 05:24 编辑

                台北地标:台北101
    在台北住了最后一个晚上。最后一天的行程是参观国父纪念堂和台北101。
    国父纪念堂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的。外形别致,黄色的屋顶,正面入口处的屋檐向上翘起。给人一种庄严、神圣、景仰的感觉。走进馆来,孙中山先生端坐沙发上的铜像,一身正气。不由人肃然起敬。先生左右两侧,也和中正纪念堂一样,由纹丝不动的持枪卫兵护卫。
    国父纪念堂前是一个很大的广场。从这片开阔地远远可以看到,台北101大厦就像一根擎天柱,孤立而高傲的插向云端。
    俊男介绍说,台北101是台北标志性的建筑。楼高509米,地上101层,地下5层。听到这里,我心中暗想:在台湾这个多地震的岛屿,在此建起这样一个超高层的摩天大楼,其成本可想而知。果然,俊男又说,台北101是台湾金融商业中心,各国金融界的驻台机构都汇聚于此,相当于美国的世贸大厦。怪不得,除了金融界,谁有财力完成这个大手笔?
    台北101的造型宛若劲竹,每八层构成一个节,节节高升,设计十分独特。
    台北101拥有世界上最高速的电梯。从5楼直达89楼的室内观景台只需37秒,电梯攀升的速度为每分钟1010米。不过,我在乘坐时注意观察了一下电梯内的数字显示器,却始终在每分钟600米之间。是乘员过多影响了速度,还是为防止电梯过度使用受到损害,人为控制了速度呢?我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电梯速度还是快得惊人,同时乘坐的很多游客,都因速度过快导致的压力变化,诉说着耳腔的不适。
    到达89层观景台,我们视野开阔的鸟瞰台北及周围地区。
    台北市的高楼不多,市容规划也比较凌乱。还不如我们大陆的城市布局合理与气派。经常走一走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大城市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早已不在市容市貌这些表面的硬件了,而是在内部,在社会内部的合理性、福利性、分配的公平性、国民的富裕性、法制的健全、国民的素质等软件上。
    在台北101,最引起我兴趣的是吊装在88——92层之间,用来抗震、抗强风的风阻尼器。它身高550公分,体重680000公斤(相当于132只大象的重量),是世界上最大的风阻尼器。当强风刮来时,风阻尼器会产生一种与风向相反的力量,从而化解建筑物的摇晃程度。抵消强风对建筑物的影响。此外,当强地震发生时,风阻尼器也能降低强震对建筑物的冲击。
    观赏着这个巨大的黄色球体,我心生感叹:以人类的聪明才智,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啊!



[attach]21904[/attach]
          国父纪念堂
[attach]21905[/attach]
     仰视台北101
[attach]21902[/attach]
      鸟瞰台北
[attach]21903[/attach]
    世界上最大的风阻尼器

    远眺台北101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18 05:22:59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18 05:23 编辑

                 结语
    环台湾游历时八天,结束了。
    我们的拉杆箱里塞满了各种台湾袋装食品。台湾食品清淡、口味纯正,安全保障,当然要多带些回去了。
    离别在即,内心充满了恋恋不舍。想带回去的,哪里仅仅是台湾食品,是整个台湾岛啊!
    美丽的台湾岛,温馨的台湾岛,你就像一个漂泊在外,浪迹天涯的游子。你知道吗?母亲爱你如掌上明珠,视你为眼中至宝。你知道吗?祖国母亲天天都在呼唤你,期待着你的归来!
    母亲知道,自己的家境尚未完全摆脱贫困;母亲知道,自己的个性还不够强大。不过,母亲还知道,一旦有一天,她若一改曾经的纤弱,摇身化作一条腾飞的巨龙时,你一定会归来兮!成为这条巨龙牢牢含在口中的那颗珍珠,永远不再与母亲分离。
    这是我们海峡两岸骨肉同胞共同的期盼,这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作者: 123    时间: 2014-4-18 05:47:12

整篇文章都很精彩,结尾这段更是感人至深!爱读。
作者: zxcvb    时间: 2014-4-18 05:54:37

哎呀!结束的太快了,心都落台湾了!
作者: 123    时间: 2014-4-21 03:13:56

美文!
作者: 知青—炀烨    时间: 2014-4-27 12:35:06

真不错,有机会我也要去台湾游一次。
作者: 大道本无边    时间: 2014-4-28 06:06:40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4-4-28 06:06 编辑

台湾是值得一去的。
作者: 纤纤小雨    时间: 2014-4-28 13:26: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xcvb    时间: 2014-4-28 16:22:29

赞!多识由博学。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