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有价无市的“宝物”,唐朝男人爱不释手
[打印本页]
作者:
潇潇雨
时间:
2021-4-13 06:20:27
标题: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有价无市的“宝物”,唐朝男人爱不释手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有价无市的“宝物”,唐朝男人爱不释手
2021-04-12 21:49
大唐盛世给人留下的印象总是一片繁华,自信、强盛、包容,仿佛是刻在盛唐时期每一个人骨子里的。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几千年的历史中,大概唯有在唐朝,才能看到身着奇装异服的外族人坦然的在外与唐人交谈,不必承受异样的目光。
包容和自信就体现于此,服装、口音、佩饰、习惯等等,唐朝包容一切不同,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文化有自信,不必去羡慕或者害怕别人。
盛唐时期,疆域之大前所未有,万国来贺,纷纷送上各式各样新奇的贡品。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在唐朝的,且一出现,就大受追捧。
在唐朝的上流阶层,炫富的方式已经不是家里有多少钱多少珍稀的宝贝了,而是家里有没有这三种“宝物”。
如果一个人同时拥有昆仑奴、新罗婢和菩萨蛮,那这人一定不但有钱,还有地位。
从这三者的名字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本质上是王公贵族家里的奴隶和婢女,但是为什么一个仆人能受到这种追捧呢?
我们先来看这三种“宝物”分别是什么?
昆仑奴
据《旧唐书·南蛮传》记载:
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
昆仑这个地方比较神奇,从古至今所有的神话故事体系中都有一个神秘又强大的地方叫昆仑,昆仑上必定住着一个古老的神仙。
昆仑奴的昆仑,确实指的是地名,但是应当不是神话传说里的那个昆仑,也应当不是现在的昆仑山脉。
“林邑”是当时中南半岛上一个小国的名字。
《岭外代答》卷三记载:
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连接大海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
这算是解释了昆仑奴从何而来,西南海上的一个小岛,上边的人通身漆黑,头发是卷曲的,把他们用食物诱捕过来运回国卖掉,就成了昆仑奴。
结合这些,有人认为,
昆仑奴应当就是来自南洋诸岛和非洲地区的土著
,这些人有的是因为战争被俘虏,有的作为贡品被进献,有的就是被私下里贩卖来的。
昆仑奴广为上流阶层所喜的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数量少而显得珍贵,也不在于获得的艰难能够帮助他们标榜身份,真正的原因在于昆仑奴本身。
昆仑奴身材魁梧健壮,皮肤黝黑,头发卷曲,看着就是个不好惹的。
但是昆仑奴对主人极为忠诚,不会抗拒主人的任何命令。他们性格温厚,又踏实能干,有的能驯服各种猛兽,有的善于潜水捕鱼,在外还能随身保护主人。
这么大一个昆仑奴放在身边,能扛能打又忠心,带出去太有面子了。所以昆仑奴就成了上流阶层人人追捧的东西,既能标榜身份,对自己又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新罗婢
这起名方式跟昆仑奴一样,前边是来源,后边表明身份。
新罗婢就是来自新罗的婢女
,新罗位于现在的朝鲜半岛,当时朝鲜半岛被划分为三个小国,分别是百济、新罗、高句丽。后来高句丽被大唐出兵剿灭了,新罗和百济就对大唐更加臣服了。
新罗婢有些是作为贡品来到大唐的,有些是因为家庭贫寒,被卖身到大唐的。
其实对于新罗婢来说,到大唐做婢女,算不上是坏处。
新罗婢也是大唐的上流阶层用来标榜身份的,她们的待遇肯定不会和普通的奴隶一样。
只看一部《红楼梦》就知道,在古代,大户人家的婢女,生活和见识都比贫寒人家的女儿好得多。
新罗婢乖巧柔顺,皮肤白皙细腻,体型比较圆润,气质上更加温柔。在来到大唐之前,新罗婢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她们会唐朝的官话,懂唐朝的礼仪,聪明伶俐又乖巧能干。
这样优秀的婢女,自然受到王公贵族的追捧。而对于新罗婢来说,来到大唐,她们背井离乡,即便生活上好了点,但身份毕竟是奴婢,如果没有主人的庇佑,她们在异国他乡可能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
菩萨蛮
这个名字一听,大家可能觉得,这不是个词牌名吗?怎么也成了大唐男人追捧的对象了?
菩萨蛮是个词牌名,但是大唐男人们追捧的可不是这个,
而且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大唐的男人追捧“菩萨蛮”,才有了菩萨蛮这个词牌名。
据《杜阳杂编》记载:
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为菩萨蛮。
所以,菩萨蛮指的是女人,还是很漂亮的女人。
在唐朝,虽然国教是道教,但是民间佛教更为盛行,菩萨就更添了美好的意思。
在唐朝,人们将貌美的女人称为“菩萨”。
因为这些女人是女蛮国进贡的,所以才将她们称为“菩萨蛮”。
相比于昆仑奴和新罗婢这种奴隶的身份,菩萨蛮的身份待遇要高一点,有些菩萨蛮甚至会被王公贵族娶回家做妾。
女蛮国,大概在现在的缅甸一带的位置,也有人认为女蛮国就是一个女儿国,国内都是女人。
女蛮国到大唐向皇帝进贡的时候,带来了一些美人,
她们的发髻高高挽起,戴着金冠,身披璎珞,面容绝佳,个个能歌善舞,是绝世美人。
绝世美人,一经展现人前,便令整个大唐的男人为之痴迷,一掷千金只为买美人一笑。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就是从这里开始,菩萨蛮这个词牌才开始流行起来。
文人雅士创作了菩萨蛮词曲,为这些美人唱和,当时这些词曲在唐朝的茶楼酒馆大为盛行。
又因为这些词曲,菩萨蛮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有些贵族子弟便会豪掷万金将菩萨蛮买下带回家。
带回家,自然不是做奴婢的,只不过异族女子也不能做正妻,所以这些美人很多都成为妾室。
即便是为妾,在当时的大唐,已经是众多外族女子羡慕的归宿了。
但是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
当有一天她们年老色衰,便很难留得住当年为她们一掷千金的男人了。
大唐盛世,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这三件“宝物”因其稀少,更因其本身的珍贵,往往是有价无市。
但如果一个人家里能有任何一个,都更显得此人有钱有权,大唐贵族不缺权势更不缺钱,缺的是证明,对她们的追捧,就提供了这个证明。
盛世多风流,对昆仑奴、新罗婢和菩萨蛮的追捧,只能是一时的。但从这一角,已足以让我们想象大唐盛世,究竟是怎样的繁华。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